在熊猫与战狼之间:中国寻求外交上的“最佳平衡点”

中国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向其他国家借出大熊猫

在发表“可能是美军将新冠病毒带到武汉”、“美国针对少数族裔的种族主义是美国社会的痼疾”等强硬言论之后,中国前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被外界称为“战狼”外交官。

尽管引起西方外交官员的不满,但他的强硬言论仍在社交媒体平台X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他在该平台上拥有超过190万粉丝,而其他的中国外交官员也纷纷效仿他这种直率的做法。

但在今年一月初被调任负责管理陆地和海上边界的外交职务之后,这位前发言人的公开程度已大幅下降。

自那之后,就很少有人听到他的言论,他也没有再在社交平台上发过帖子。

在其调任之前,中国并未尝试约束“战狼”外交官的言行。但是当驻法大使今年4月份接受法国采访时质疑前苏联加盟共和国的主权并引起多个欧洲国家的不满后,中方迅速予以澄清,表示这是卢沙野大使的个人言论,并不代表中国政府的政治主张。

新加坡国立大学中国外交政策副教授庄嘉颖(Chong Ja Ian)表示,“战狼”已被推至一边。

而长期以来一直象征着中国外交温和一面的另一种动物亦是如此。

中国外交部前发言人赵立坚

西方国家动物园内的中国大熊猫已于今年返回中国,也没有关于更换这些动物的即时计划。

罗格斯大学中国外交学者袁少宇(Shaoyu Yuan)表示,战狼与熊猫的离开表明了中方外交方针的转变。

他还表示,“他们目前正在努力寻求软硬外交之间的最佳平衡点。”

“民族意识更为强烈”

“战狼”外交得名于2017年的中国电影《战狼2》,这部电影讲述了一名前军人自愿前往一个饱受战争蹂躏的非洲无名国家,营救因叛军和政府军之间的战斗而陷入困境的中国公民的故事。

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庄嘉颖表示,“战狼”外交的根源在于南海日益紧张的局势,背景是海牙常设仲裁法院在2016年关于南海问题的所谓裁决。

庄嘉颖告诉半岛电视台记者,在这样的情况下,“战狼”外交是向国内外受众展示中国的决心并传达中国将切实捍卫自身利益的一种方式。

他还补充称,“这也与执政党不断宣扬的、更强烈的民族主义意识相吻合,其中也包括强烈的民族和文化元素。”

尽管在过去的几十年内,中国外交官员以更加谨慎的外交措辞而闻名,并且很少与外国媒体接触或是在社交媒体上发帖,但是“战狼”外交官却表达了勇敢捍卫国家不受外国批评的立场,并在社交媒体领域主动发起了针对敌对势力的言论攻击。

“战狼”外交是一种相对较新的现象,而“熊猫”外交则更为成熟。

从其现代的形式来看,这种外交方针可以追溯至20世纪50年代,并且随着美国前总统理查德·尼克松对中国进行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访问,而在70年代重新出现。在这场访问结束之后,当时的中国国家领导人毛泽东向美国赠送了两只大熊猫作为礼物。两年之后,英国也获赠了两只大熊猫。

庄嘉颖解释称,“在朝鲜战争等问题的背景之下,大熊猫在当时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带来了一种友好而可爱的视角。”

动物园内的大熊猫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方对这项计划进行了调整,转而提供有偿、期限有限的大熊猫租借,并以此作为与世界各国友谊的标志。

截至2023年,中方已将大熊猫租借至20个不同国家内的近26个动物园中。

“外交温度计”

但庄嘉颖指出,这种外交方针已经在很多层面失去了原有的作用。

这位副教授还指出,大熊猫所要传递的可爱、友好的形象,已经被中国对外开放几十年后更加微妙的形象所取代。

罗格斯大学的袁少宇认为,大熊猫在离开西方动物园后,并没有新的动物能取代它们,这是目前中国与欧洲及北美国家之间关系冷淡的一个迹象。

袁少宇指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熊猫是一种外交温度计。”

“这可能是中国方面微妙地表达其对双边关系发展方式不满的一种途径。”

与此同时,在西方情绪远非积极之际,它们也并不一定渴望获得这种友谊的象征。

袁少宇认为,“战狼”外交正是其中的部分原因。

他还表示,“这种做法绝对是使负面情绪增加的原因之一。”

“战狼外交可能会被许多西方人视为对其所坚持的价值观和原则的挑战,例如公开对话、国际关系中的相互尊重以及遵守国际法等准则。”

但庄嘉颖表示,如果这样的言论有利于产生威慑力,那么这对中方来说就未必是个问题。

这种尝试不仅限于美国或者中国的邻近国家。

在最初受到有关疫情的不透明指责之后,澳大利亚政府加入了对新冠病毒起源开展调查的呼吁,也因此受到了严厉的言辞回应。

在2021年,立陶宛受到了类似的抨击——这个波罗的海国家在当时因台海问题而与中国大陆产生纠纷。大陆视台湾为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并且对任何反向立场保持敏感。

但是压力策略未能带来改变。

专家观点

澳大利亚不得不为许多不再销往中国的商品寻找新的市场,而包括立陶宛在内的欧盟则向世界贸易组织发起申诉,并声称中国存在歧视性贸易的做法。

庄嘉颖表示,“后来他们意识到,更为激进的外交政策并没有发挥作用。”

“过度的强硬行为反而让外界产生了更多的担忧。”

经济现实

目前,中国政府正在与澳大利亚和立陶宛实现关系正常化。

自中美两国领导人在今年11月份于旧金山举行会晤以来,中方便对美方采取了更为缓和的态度——这与两国在今年年初因疑似击落中国间谍气球事件而剑拔弩张的关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专家们表示,中方的外交转变还与其当前的经济局势相关。

当前的经济增长一直难以企及政府目标,今年6月份青年失业率达到21.3%,随后停止公布相关数据,并在7月至9月期间首次出现外国直接投资赤字的现象。

庄嘉颖表示,“目前,获得外国投资和技术对中国的经济增长尤为重要。”

而袁少宇指出,“中国无法在经济上独立生存。”

“其全球经济计划需要一种不那么激进的外交风格,以减少对抗。”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这种风格将永远消失。

庄嘉颖认为,“战狼外交只是达到目的的一种手段,只要中方在哪天认为它会有用,那么它就可能再次出现。”

来源 : 半岛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