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突尼斯在充满危机的世界上走向民主

Published On 2019年11月7日
美国《华盛顿邮报》赞扬了突尼斯的民主经验,并称这个北非小国仍然是2011年阿拉伯之春中取得成功的“独特案例”。
《华盛顿邮报》记者伊山·萨罗尔在文章中指出,虽然在专家们看来,世界仍处于一个“民主衰落”的时代,但是,突尼斯仍然是2011年阿拉伯之春国家中唯一成功推翻独裁并随后实现民主过渡的国家。
在仅仅一个月的时间内,突尼斯举行了三场选举,而最近的一场选举是在数周之前进行的。在赢得第二轮总统选举之后,独立于政党机构的退休法学教授盖斯·赛义德成功上台。
萨罗尔认为,赛义德的取胜是“一个明确的信号,表达了突尼斯选民对形势的不满”,他援引《华盛顿邮报》同事——记者苏达桑·拉格万在上个月的报道中的话称,突尼斯“突显了其在由国王、独裁者与专制家族所统治的阿拉伯世界中的独特地位”。
拉格万补充道,在这场民主选举中,数百万突尼斯人前往投票中心为两位独立于政治机构的候选人投票。
拉格万表示,突尼斯人民在这些选举中表现出了“对政治体制的蔑视,因为它无力解决那些点燃革命的危机,包括高失业、高物价、缺乏机会等问题”。
多重挑战
但是,伊山·萨罗尔认为,盖斯·赛义德无法独自应对那些推动他上台的问题,萨罗尔还指出,组建新政府可能需要一些时间。
在突尼斯的立法选举结果中,被《华盛顿邮报》称为“温和伊斯兰政党”的伊斯兰复兴运动成为第一大党,并赢得了议会的多数席位(217个席位中的52个),但是,该运动仍然准备为组建政府而进行貌似困难的谈判。
伊斯兰复兴运动官方发言人扎耶德·阿扎里似乎坚信,其政党有能力克服困难并组建政府。《华盛顿邮报》认为,阿扎里表现突出,是出任总理之职的潜在候选人。
分析人士认为,存在一些“独特”的因素,使突尼斯不同于那些在2011年被阿拉伯之春席卷的国家,其中包括那些规模更小的国家。
伦敦皇家联合服务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海勒亚尔认为,其中的首要因素或许是突尼斯在执行政治进程时享有独立的决策权,而没有受到强烈的外部干预。
第二个因素则可能是突尼斯的政权分化——无论是赢家还是输家,都没有人希望出局。海勒亚尔认为,从这个意义上而言,突尼斯人是再次成为赢家的一方。
《华盛顿邮报》指出,尽管如此,突尼斯仍面临许多结构性的问题,包括经济恶化、食品价格高涨、缺乏就业机会等,而且民众普遍希望得到更为广泛的社会服务。
萨罗尔引述阿扎里的话称,突尼斯人民仍然在等待革命的经济回报,而且他们对政府改善其日常生活的能力并不乐观。
萨罗尔在文章最后以阿扎里的话指出,突尼斯面临的最主要的挑战,在于证明民主能够带来繁荣,证明自由与为公民提供更多的经济机会与就业机会同样重要。
来源 : 华盛顿邮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