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审判日》:当埃及看见少数民族时

Published On 2018年10月29日
斩获戛纳电影节和“艾尔古纳电影节”多个奖项的埃及电影《审判日》(Yomeddine),讲述的是一个麻风病患者和他的孤儿徒弟踏上一次旅程的故事。影评人士认为,这部电影向世界传播了埃及的第七艺术“电影”。
据法国《观点报》(Le point)报道,被选中代表埃及参加奥斯卡颁奖典礼的电影《审判日》在展映上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
该报称,该电影由阿布巴克尔·舒基执导,将于11月21日在法国首映。
电影中,两个主人公被家人抛弃,注定在一个垃圾填埋场附近孤单生活,反映了埃及社会对那些与众不同的人的蔑视和拒绝。
埃及-奥地利导演阿布巴克尔试图在他的第一部电影中勾勒出所有的不公和黑暗,方法是通过一位名叫比沙伊的男孩来呈现,这名男孩是一位被治愈的麻风病人,但他的脸仍带有疾病的迹象,他也是科普特基督教少数民族。
拒绝
比沙伊的同伴最初来自努比亚,一个在埃及和苏丹之间过着游牧生活的少数黑人社区。由于被认为是一名非洲人,他遭受当地居民的拒绝。
该报评论道,该片内含大量自嘲,使一个个电影场景轻松切换于两个主人公的寻根马车之旅中。
在这段旅程中,他们会遇到其它残疾人士,但这些社会群体没有失去他们的勇气和骄傲。为了让努比亚孤儿增加英雄色彩,电影中称他为“奥巴马”。
该报评论道,虽然这部电影试图避免任何政治批评,却没有间接忽视影片对埃及政府任意逮捕和官僚主义的讽刺。
“这首先是一种社会批评。通过这部电影,我希望人们能够睁大眼睛在埃及看看,发现埃及的这些方方面面,不再歧视与众不同的人。” 该报援引导演的话表示。
该报称 ,在《审判日》出现之前,很少埃及人听过距离开罗40公里处有一个阿卜扎白尔(Abu Zaabal)区的麻风病人隔离区。在那个地方,这些不受欢迎的患者即使其疾病没有传染性也会被隔离。
该报指出,导演阿布巴克尔·舒基在“殖民地”这个地方拍摄一部同名(《殖民地》)纪录片期间,遇到了电影中的这两位主人公。
该报报道称,导演喜欢在电影中描绘埃及乡村,及被人遗忘的一些场景,例如贝尼苏韦夫的废弃金字塔上的落日场景,延绵沙滩两端的绿色田野,以及充满泥和废物的尼罗河。
“团结”故事
“首先我们试图避免利用穷人的担忧作为电影卖点,”该报援引制片人蒂娜·伊玛目的发言称,“并展示一个可以将每个作为人类的个体团结一起的故事,特别是在这个分裂和偏执蔓延的世界里。”
在不创造怜悯感的情况下,该片成功勾起了观众的同理心。另外,该片在戛纳电影节上获得巨大成功,获得金棕榈奖提名。在艾尔古纳电影节上,该片获得“最佳阿拉伯故事片”和“最佳人文电影奖”两项大奖。
该报称,电影在15个埃及展厅展映,其中包括展示动作片的展映厅。尽管如此,该片成功获得一周票房榜单第七名,而在开罗市中心的大部分影院,该片的影票已售空。
来源 : 法国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