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玛目叶海亚的经历—中国式的阿拉伯文书法

الإمام يحيى في مدينة القدس - الجزيرة
伊玛目叶海亚在(耶路撒冷)圣城,将阿拉伯文书法与中国精神相融合 [半岛电视台]

“你们不要动身,除非前往三座清真寺:(麦加)禁寺、(麦地那)先知寺和(耶路撒冷)远寺。”借助于这段圣训,中国穆斯林书法家伊玛目叶海亚(汉语名字马益平)回答了关于他去圣城(耶路撒冷圣城)旅行的问题,而我当时正在注视着他家墙上的一张照片,照片里的他正是在远寺。

伊玛目叶海亚,1963年出生于陕西省的一个中国穆斯林家庭,四岁时就背诵了《古兰经》中的部分章节,十岁时写出了第一本阿拉伯语手稿,出于对伊斯兰的热爱,他于1990年到北京伊斯兰教经学院学习,毕业后又前往沙特麦地那伊斯兰大学学习阿拉伯文书法,很快他就成为了沙特阿拉伯文书法协会的会员。

归乡之后,伊玛目叶海亚致力于将阿拉伯文书法艺术与汉字造型艺术相互结合,并借助于传统书法的写作方法,创作出了数百幅融合了中阿文化的优秀书法作品,为其作品增添了特别的美感,作为特殊的客人,他曾多次受邀前往阿拉伯和伊斯兰国家首都参加博物馆和艺术展览活动。

undefined

伊玛目叶海亚书法-“尊贵的莱麦丹月”(半岛电视台

文化本质

伊玛目叶海亚说道,自从1300多年前伊斯兰传入中国部分地区之后,当地的居民就表现出了对阿拉伯语的热情,随着第一本手抄本《古兰经》的出现,他们都喜欢上了阿拉伯文书法艺术,并下决心学会它。但开始的时候,他们就在阿拉伯语的读写方式上遇到了困难,因为它是从右往左进行书写,与汉语的竖直书写方式完全相反。

他又向半岛电视台补充道,随着时间的发展,阿拉伯文书法已成为了穆斯林少数民族的一个显著特征,因为在过去几十年的实践经历中突显出了他们对文化特质的追求,于是他们除了将阿拉伯文书法用于餐馆门面、商铺和烈士陵园外,还用于装饰和美化清真寺。

他又继续说道,由于孤立和边缘感的日益增强,阿拉伯文书法不再仅仅是一个艺术主题,它更是成为了穆斯林少数民族文化本质和宗教信仰的一部分,以此来将自身与其它少数民族区分开来。

undefined

装点一座中国的清真寺,阿拉伯文书法看起来很清晰明了(半岛电视台)

绝对空间

尽管中国穆斯林书法家很多,而且他们也都通晓阿拉伯语,但是他们鲜有机会在正规学院或学校里学习正宗的阿拉伯文书法艺术。

伊玛目叶海亚认为,其实这也在一定层度上帮助人们从书法的理论框架中解放出来,创作的空间是敞开的,所以每位书法家都可以自由地进行创新,同时他又强调了创新之前有必要遵守基本的书法规则,以免盲目地犯错,而这些知识只有在参加了专业性学院或正规教育中心的学习后才会获得。

undefined

新加坡的一家商店展示中国体的阿拉伯文书法作品(路透社)

自我超越

叶海亚相信他在书法创作过程中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要打破阿拉伯和中国读者面前的语言障碍,他指出这只能通过汉字与阿拉伯字母相融合,汉语是通过形体来传达意义,而阿拉伯语的意义与其书写方式之间则没有必然的联系。

他认为在不影响汉语和阿拉伯语意义的情况下,根据汉语意义的需要对阿拉伯语字母进行延伸和变化并非难事,他的书法爱好者们可以证明他已经成功的做到了,并且他们肯定他能够(通过其作品)与读者进行交流,并将两种文化融于一幅作品里。

来源 : 半岛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