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伦比亚做出令华盛顿痛苦的新决定

随着总统任期即将结束,哥伦比亚总统古斯塔沃·佩特罗正在推进重大战略决策,这再次表明他进入哥伦比亚总统历史对持续近两个世纪的哥伦比亚-美国联盟是一个打击。他正准备在即将到来的选举战中重新掌控局势,现在的迹象已经很清楚,佩特罗将翻开新的一页。
最新的决定是哥伦比亚总统在本月中旬于北京举行的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论坛第四次部长级会议上做出的,他在会上签署了该国正式加入“新丝绸之路”倡议(正式名称为“一带一路”)的协议。
阅读更多
list of 4 items联合国安理会就美国袭击伊朗事件展开辩论
美国袭击伊朗后,真主党会介入吗?
特朗普质问:伊朗为何没有政权更迭?
这一决定明确向华盛顿发出了反抗信号,因为华盛顿在协议签署后立即要求在“平等”的基础上将哥伦比亚视为盟友。
白宫立即通过西半球事务办公室的推文作出回应,威胁美国绝对会拒绝向哥伦比亚提供任何未来的支持,并誓言如果这些贷款明显与中国监管的发展和基础设施项目有任何关联,美国将阻止哥伦比亚政府发放其从国际和地区金融机构获得的剩余贷款。推文还称,以这种方式向中国敞开哥伦比亚的大门“威胁到该地区的安全”。
威胁实际上并不局限于哥伦比亚,还明确包括智利、阿根廷、乌拉圭、秘鲁、厄瓜多尔和巴西,并称:“在任何情况下,贷款金融机构都不应使用美国纳税人的钱来支持我们这个半球的中国企业。”目前,加入“一带一路”倡议的拉美国家已达21个。
哥伦比亚本月正式加入中国倡议,恰逢佩特罗总统就任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论坛临时主席国,这是佩特罗总统在不到四个月的时间内第二次打华盛顿的脸。此前,他拒绝允许载有非法移民的军机在“屈辱”的条件下降落,引发了外交危机。这些移民是美国政府根据特朗普总统的命令于1月遣送的,是他第二任期开始时启动的强制驱逐计划的一部分。
特朗普总统拉丁美洲事务特使毛里西奥·克拉韦尔-卡罗内随后宣布对哥伦比亚实施一系列制裁,但华盛顿很快撤回了大部分制裁。如今,他又回来煽动哥伦比亚舆论反对佩特罗总统,威胁停止进口哥伦比亚咖啡和鲜花,并用邻国厄瓜多尔的产品取而代之。
在外交危机期间,这些威胁成功地支持了哥伦比亚反对派的言论。然而,美国总统对大多数进口产品征收不公平关税,削弱了此次讲话的有效性,尤其是中国国家主席对哥伦比亚产品表示欢迎,并承诺向其开放中国广阔的市场,此外还向哥伦比亚承诺扩大在贸易、基础设施、新能源和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合作。
中国国家主席在论坛上承诺,中国将向与会十国提供660亿元人民币(92亿美元)贷款,以促进该地区的发展,他已初步确认了这一点。
与会各国元首,特别是巴西、智利和哥伦比亚总统在讲话中一致认为,各国在选择经济盟友时必须拥有独立的决策权,必须完全自由地选择,必须符合各方的利益,同时又不损害主权的价值,指的是美国对拉丁美洲国家的“傲慢”,尤其是特朗普政府重新把“门罗主义”——“美国人的美国”——作为舞台口号。
佩特罗总统就此表示:“一些国家为谋取单方面利益的做法不符合世界利益,各国必须团结起来共同应对”,这无疑是在暗指白宫的管理风格。
无论该地区大多数国家出于何种动机,反对美国威胁,不愿开放更大空间,增强中国在西半球的存在,摆脱美国政府的束缚,在过去二十年中已经成为现实。
这些年来,中国成功取代美国,成为南半球三分之二国家的经济伙伴之首,取而代之的是右翼总统哈维尔·米莱执政的阿根廷。
至于哥伦比亚,在前右翼总统伊万·杜克(2018-2022)执政期间曾“温和地”尝试加强与中国的关系,但现在却仓促做出了决定,这可能会在2026年夏天佩特罗总统任期结束后产生不利影响。
有些人可能认为,中国两个月前在巴拿马遭遇的挫折是导致这一仓促决定的原因。但事实是,将位于太平洋的哥伦比亚布埃纳文图拉港与中国国际港口连接起来的决定在巴拿马政府按照美国的指令做出决定之前就已经生效,而哥伦比亚北部的卡塔赫纳港则先行一步采取了这一举措。
值得注意的是,哥伦比亚的地理位置对中国的雄心来说一直具有吸引力,因为哥伦比亚海岸线沿加勒比海和太平洋延伸,若修建高科技铁路连接北部和西部的港口,其国际港口之间的距离是南半球国家中最短的。
中国通过采取“长期”政策,在近二十年的时间里成功地与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国家建立了牢固的经济联盟,到今年年底,中国与这些国家的贸易额有望达到5000亿美元,而美国却继续奉行优越政策、命令政策,公然干涉这些国家的内部政治和经济事务,并以此作为确定与这些国家贸易量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