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对以色列日益深厚的感情

2017年7月4日,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特拉维夫附近的本古里安机场迎接印度总理莫迪并欢迎其对以色列的访问 (路透社)

由以色列网络公司NSO开发的“飞马”间谍软件(Pegasus)被用来监视印度的反对派政客、活动人士、政府官员和记者,这再次证明了一个事实,即在以印度总理莫迪为首的印度教民族主义政府的领导之下,公民的隐私权、言论自由和新闻自由都受到了威胁。

莫迪所领导的印度人民党(BJP)党员巴萨瓦拉吉驳斥了这一观点,并宣称,“这是外国媒体编织的阴谋,这些是针对印度的虚假宣传运动……他们试图利用数字平台来破坏其他国家的稳定。现在,他们把目光投向了印度。”

然而,反对派的政治人士却指责总理莫迪“叛国”。印度媒体俱乐部(PCI)认为,这是针对印度民主的前所未有的攻击。该组织在其推文中强调,“这是本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的情况,即我们民主的所有支柱都遭到了监视,包括司法、议会、媒体、行政人员及部长。

但是,由一家以色列公司开发的技术被印度的印度教民族主义领导层所使用,这并非纯粹出于偶然。多年来,两国建立了强有力的战略、军事和技术伙伴关系。此外,印度人民党和以色列在意识形态上也长期存在着联盟,这有助于双方进一步实现各自的野心。

一段令人担忧的关系史

以色列和印度之间的关系并不总是像今天这样友好。早在1938年,印度圣雄甘地曾有一句名言:“巴勒斯坦属于阿拉伯人,就像英国属于英国人,法国属于法国人一样。”

在印度独立后成为首位印度总理的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则表达了他对在欧洲受到迫害的犹太人口的同情。然而,尼赫鲁也坚持认为,“从根本上而言,巴勒斯坦问题是一个民族主义问题。阿拉伯人正与帝国主义的控制和统治作斗争。因此,令人遗憾的是,巴勒斯坦的犹太人没有选择支持这场斗争,而是选择站到英帝国主义一边,并寻求它的保护,以对抗这个国家内的居民。”

在1947年8月独立前后,印度仍致力于投资在巴勒斯坦争取阿拉伯人自由的信念。它是联合国巴勒斯坦问题特别委员会的选举成员。在1947年9月,它是仅有的、投票反对联合国巴勒斯坦分治计划的13个国家之一。

在一项反对分治计划的声明中,印度代表、联合国特别委员会委员阿卜杜勒-拉赫曼强调,“巴勒斯坦人民现在已经无可否认地达到了一个发展阶段,而在这样的阶段内,他们作为一个独立国家而受到国际承认的问题已经不能再拖延了。现在,他们的先进程度决不亚于亚洲其他任何自由独立的国家内的人民”,他还补充称,如果不能让巴勒斯坦人获得独立,这将导致该地区继续发生暴力事件。

随着以色列获得联合国成员国资格、与邻国签署停战协议,并被主要大国承认为主权国家,印度最终在1950年感到有必要承认以色列。然而,印度曾在冷战期间偏向苏联,并且是不结盟运动的主要缔造者之一,这意味着印度当时仍将与阿拉伯人结盟,并且只能与同西方结盟的以色列建立非常有限的外交关系。

在1956年的苏伊士运河危机期间,印度向埃及和纳赛尔提供了支持。1974年,印度成为第一个承认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巴解组织)为巴勒斯坦人民唯一合法代表的非阿拉伯国家。1975年,印度政府允许巴解组织在新德里开设办事处,以确认其继续支持巴勒斯坦人“在他们的国家内为恢复其不可剥夺的权利而斗争”。印度于1988年承认巴勒斯坦国,并于1996年在巴勒斯坦开设了第一个代表处。

然而,随着苏联的解体,印度开启了经济自由化的进程,并开始在世界政治中重新定位。这也包括它与以色列之间的关系。1992年,在时任总理的纳拉辛哈·拉奥的领导下,印度与以色列建立了正式的外交关系,但它仍致力于推动巴勒斯坦事业,以及它与中东其他国家的重要经济关系。

物质和思想上的伙伴关系

如今,印度和以色列之间的双边关系是一个多方面的问题。在2020年4月至2021年2月期间,两国的双边商品贸易(不含国防类)总额为41.4亿美元。印度软件公司在以色列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两国在2006年签署了农业领域内的全面合作协议。目前正在执行该协定的第五阶段计划。印度和以色列还在1993年签署了一项科技合作协议。2017年,价值4000万美元的印度-以色列工业研发和创新基金成立,目前有11项在建项目正是受到了该基金的资助。

2020年12月,印度和以色列两国签署了加强卫生和医药领域内合作的协议。在新冠疫情最为严重的时候,印度和以色列当局还合作开发了新冠病毒快速检测试剂盒。在2021年3月,印度生物技术公司Premas与以色列公司Oramed宣布,双方联合开发了一种针对新冠病毒的口服疫苗。近年来,两国之间的人文交流、旅游和人员往来不断增加。

2018年,时任以色列总理的内塔尼亚胡在访问印度期间,于孟买举办了一场名为“平安宝莱坞”( Shalom Bollywood)的活动,印度电影业的部分最知名人士出席了这场活动。一年之后,网飞公司(Netflix)发行了影片《Drive》,这是第一部在以色列拍摄的宝莱坞电影。

但是,安全与防务合作始终是两国关系的基石。

在双方建立正式外交关系的30年前,以色列曾于1962年的中印战争期间向印度提供武器。而印度在1965年和1971年与巴基斯坦的战争中也使用了以色列提供的武器。当印度的对外情报机构——研究与分析局在1968年成立时,其首位情报负责人RN Kao 便受命于当时的印度总理英迪拉·甘地,以与以色列的摩萨德建立联系。

以色列也成为了印度最可靠的武器供应国,并愿意在没有任何政治前提的情况下向其维持供应渠道。这一点在1999年的卡吉尔战争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当时,印度由于1998年的“博克兰II”核试验而受到克林顿政府的经济制裁以及武器、军事技术出口禁令。但是,以色列却没有批评印度的核计划,而是在战争期间向其提供了武器与监控系统,并升级了该国既存的军事装备。

因此,如今的印度是以色列武器的最大买家。以色列是印度的第二大武器供应国。在2015年至2019年,这项进口额增长了175%,目前,其年销售额超过了10亿美元。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和以色列航空工业公司目前正在合作,旨在为印度武装部队开发地对空导弹系统。

印度军队还引进了以色列无人机、雷达系统、监视技术以及防空导弹和空对空导弹。许多印度警察——包括许多驻扎在印控克什米尔地区的警察,都在以色列国家警察学院接受过训练。克什米尔山谷的安全部队也使用以色列的监视技术和可穿透树叶雷达。2018年,印度统一部长拉杰纳特·辛格使用以色列的监视技术,在查谟和克什米尔与巴基斯坦的边境沿线启动了两个智能围栏项目。印度和以色列也是反恐联合工作组的成员,该工作组是就区域和全球恐怖主义威胁认知、防止武器向暴力团体转移而开展战略对话和知识交流的平台。

然而,尽管两国之间的双边关系十分广泛,但印度多年来却一直在外交上走钢丝。它试图将其与以色列的战略和防御伙伴关系低调处理为一个现实政治问题。与此同时,它通过在口头上保持亲巴勒斯坦的政治立场,并维持在联合国亲巴勒斯坦的投票记录,力争维持它与阿拉伯国家之间的关系,特别是与石油资源丰富的海湾国家的关系,因为这些国家是印度能源安全的关键,也是其外国投资的重要来源。

在2008年孟买袭击事件发生后,印度公众对以色列的看法发生了重大转变。当时,专家们开始建议,印度应该采用以色列的方式来打击恐怖主义。然而,早在孟买袭击事件发生之前,支持以色列就已经是印度人民党的官方政策了。在1998年至2004年期间,在人民党总理瓦杰帕伊执政期间,印度显著加强了它与以色列之间的关系。在2000年,时任印度内政部长的阿德瓦尼成为了首位访问以色列的印度部长。一年之后,印度人民党的贾斯旺特·辛格则成为了首位访问以色列的印度外长。在2003年,沙龙成为了首位访问印度的以色列总理。

莫迪和以色列前总理内塔尼亚胡也在公开场合展示着双方之间深厚的友谊,直至内塔尼亚胡于2021年经选举下台。

他们的关系成为了印度与以色列双边关系从现实政治到意识形态联盟的标志,这两个国家都由右翼民族主义政府领导,他们都认为自己站在一场打击“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和恐怖主义”的全球政治和军事斗争的前沿。

在印度人民党赢得2014年的大选后不久,内塔尼亚胡与莫迪的“兄弟情谊”,以及印度人民党数十年来对以色列的口头支持,就开始产生回报。在2015年,联合国人权理事会通过了一份关于以色列在保护边缘行动期间犯下战争罪的报告,印度是仅有的、对该决议投弃权票的5个国家之一。在2017年,莫迪成为了首位访问以色列的印度总理。作为改变立场的明确迹象,莫迪在当时选择不访问巴勒斯坦权力机构。

在欢迎莫迪访问以色列时,内塔尼亚胡说道,“欢迎你,我的朋友。我们喜欢印度。我们钦佩你们的文化、历史、民主和对进步的承诺。我对真实的生活哲学充满信心,我们成功的伙伴关系有着许多原因,包括我们的人才。”莫迪在推特上庆祝两国外交关系的回暖称,“我与我,这意味着印度与以色列,以色列与印度。”

当然,莫迪的热情反映了印度印度教民族主义者历来对以色列抱有的大力支持。常被认为是印度教意识形态发展者的萨瓦卡尔(1883-1966年)曾在20世纪20年代写道,“如果犹太复国主义者的梦想能够实现——如果巴勒斯坦能够成为一个犹太国家,我们几乎会像我们的犹太朋友一样高兴。”

准军事团体、右翼印度教民族主义团体民族志愿服务联盟(RSS)的领导人Bhaurao Deoras曾说服总理纳拉辛哈·拉奥在1992年与以色列建立正式外交关系。现任RSS领导人莫汉·巴格瓦特也表示,印度应该向以色列学习自卫的能力,因为后者虽身处“被敌人包围的状况”而得以存活。他还补充称,“我们应该像以色列人那样团结起来——无论是人民还是政界人士,否则,总有一天我们会后悔的。”

另一方面,以色列一直支持莫迪和他的政策。

莫迪政府在2019年12月颁布的《公民身份修正案》排除了部分穆斯林获得公民身份的机会,从而引起广泛争议并遭致全球的批评。然而,以色列驻南印度总领事达娜·库尔什却表示,“印度作为一个主权国家,有权制定这项法案。印度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不应该由欧洲议会来决定的。印度的主权应该得到尊重,它知道如何保护它的人民。”

在2017年,以色列高级当局宣布,以色列永远不会“在克什米尔问题上支持巴基斯坦”。在2021年1月26日印度国庆纪念日这天,内塔尼亚胡无视农民对印度引起争议的农业法案的抗议,反而在推特上写道,“致我的好友莫迪总理。祝贺你与印度人民的第72个共和国日。我们的友谊将一年比一年深厚。”在这一天,以色列议会成员、内塔尼亚胡的利库德党成员亚里夫·莱文也称赞了“印度对宪法权利和价值理想的坚定承诺”。

印以关系只会更加强大

今年5月16日,内塔尼亚胡在推特上感谢25个国家在以色列轰炸加沙地带期间“支持以色列”。由于印度没有发表官方声明表示在“防卫墙行动”中支持以色列,因此,印度并不在这份名单内。

内塔尼亚胡的冷落让推特上的印度教民族主义者陷入了疯狂。一名用户写道:“搞什么鬼?你竟然忘了加上印度?!作为以色列的坚定盟友,我们始终团结一致。”而另一名用户写道:“我们印度人和你站在一起,先生,请提到我们的国旗,也请提到一直支持以色列的印度民族主义者。”

尽管发生了这一插曲,印度和以色列的关系仍然处于安全的基础上。2020年,以色列与阿联酋、摩洛哥、阿曼和巴林签署了关系正常化协议。这些协议不仅象征着地区政治的显著转变,还打破了与以色列建立外交关系的耻辱柱。因此,对印度而言,中东不断变化的政治格局,也为其进一步加强与以色列的关系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而不必担心这会危及它与该地区其他盟友之间的关系。

本文仅表达作者个人观点,并不反映半岛电视台编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