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世界的“叛徒” 。。 揭开“胖子”的秘密

1943年,青年天才西奥多·霍尔(1925-1999)在德裔核物理学家罗伯特·奥本海默(Robert Oppenheimer,1904-1969)的指导下加入了美国(英国与加拿大协助)“曼哈顿计划”,并与德裔英国理论物理学家克劳斯·富克斯(1911-1988)和他的美国同行大卫·格林·格拉斯共事。

18 岁的霍尔是进入位于新墨西哥州沙漠的绝密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最年轻的的精英科学家,并在 1945 年 7 月 16 日见证了三位一体爆炸,这是历史上的第一次核爆炸,此后,在1945 年 8 月 6 日和 9 日,美国分别在日本广岛和长崎市投下了代号为“小男孩”和“胖子”的原子弹。

从右到左分别是大卫·格林格拉斯、克劳斯·富克斯和西奥多·霍尔(外国媒体)
1945 年 8 月 9 日在长崎投下的“胖子”炸弹 (法国媒体)

“胖子”的秘密

霍尔后来与受挫的苏联核项目有关,他将一些“胖子”的秘密泄露给了由约瑟夫·斯大林时期(1878-1953)的苏联国家安全部和秘密警察首脑拉夫连季·贝利亚领导的新兴情报机构。

这些秘密帮助苏联克服了其核计划的诸多缺陷,并于 1949 年 8 月 29 日在哈萨克斯坦进行了第一次核武器试验 “闪电行动”。

苏联科学家们在 20世纪30 年代在核物理研究方面取得了进展,之后约瑟夫·斯大林将所有努力都集中在采矿和传统军工业以对抗纳粹入侵。

在曼哈顿计划的秘密泄露及日本遭原子弹轰炸之后,他下令重新动员所有的精力和科学家以追赶美国的步伐。

苏联认为,华盛顿在德国投降和战争即将结束时使用核武器是主要针对它的权力信息,特别是很明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将是与美国使用新武器的另一场公开战争的开始。

根据美国中央情报局的文件,1944 年 12 月,西奥多·霍尔在他的室友——一名马克思主义者——的影响下,开始发送被认为是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首次泄露的核机密,即关于钚“胖子”炸弹的信息。

一群为“三位一体”实验做准备的科学家和技术人员(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档案文件)

克劳斯·富克斯于 1950 年因向苏联泄露敏感的核机密而被定罪,被判处 14 年监禁,其中他服刑 9 年。

富克斯是一名苏联间谍,他相信共产主义是解决世界问题的社会和政治解决方案,此外,还拒绝独有一支破坏力尤为强大的武器。

同年,格林·格拉斯(同为共产党员)因为苏联从事间谍活动和传递核机密罪名成立,被判处15年有期徒刑,其中服刑9年半。

与福克斯和格林·格拉斯相反的是,霍尔因缺乏证据没有被定罪或判刑,而美国检方——麦卡锡时代——无法给出这位年轻科学家与苏联情报部门的通信,因为这会揭示出更大的秘密,即中央情报局破解了苏联密码。

麦卡锡时代的疯狂

参议员约瑟夫·麦卡锡携带一封致联邦调查局的信 (盖帝图像)
联邦调查局局长约翰·埃德加·胡佛在位 37 年 (盖帝图像)

罗伯特·奥本海默也被怀疑为苏联做事,在麦卡锡时代(即共和党参议员约瑟夫·麦卡锡)——也被称为“第二次红色恐慌”(1950-1955)——对共产主义、为苏联进行间谍活动和叛国罪的指控是随意的,没有证据的,麦卡锡的做法得到了现任联邦调查局局长约翰·埃德加·胡佛的支持,他从 1935 年到 1972 年担任了 37 年。

为了根除“红色恐慌”,成千上万的美国人被跟踪和监视,其中包括来自社会精英的科学家、学者、艺术家、知识分子和政治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查理·卓别林、阿瑟·米勒和他的妻子玛丽莲·梦露、马丁·路德·金……),数千人因共产主义罪名被捕并被解雇。

调查委员会宣判奥本海默叛国罪无罪,但拒绝让他接触更多军事机密,他作为原子能机构顾问的合同也被终止。

曼哈顿计划的负责人罗伯特·奥本海默揭露了美国氢弹的问题,并领导了一场反对它的运动 (法国媒体)

科学家的困惑

在美国麦卡锡时代和苏联斯大林主义鼎盛时期(20世纪50年代初),两极之间的意识形态绳索被拉到最紧,核军备竞赛如火如荼。

美国出现了“反共热”,口号是“宁死也不要共产主义”,意思是“死了总比成为共产主义者好”,相应地,美国和西方出现了反对核武器和军备竞赛的浪潮,并发明了“红比死好”的口号。“红(共产主义者)比死好”,这是由英国作家和哲学家伯特兰·罗素(1872-1970)和美国作家和剧作家亚瑟·米勒(1915-2005)所支持的。

罗伯特·奥本海默在揭露氢弹的制造过程后,亲自领导了一场反对氢弹的运动,领导了一个担心致命核战争的科学家团队。

根据亚瑟·米勒在他去世前几年的回忆录《时间的曲线》中提到的奥本海默,在广岛和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后,他感受到了良心的折磨,他过了一段时间悲伤和沮丧的生活并停止了一段时间的工作,他不想被历史铭记为一个毁灭性的武器制造者,在一场接近尾声的战争中夺去了数十万人的生命。

1997 年,在他死于癌症两年前,西奥多·霍尔在《纽约时报》回应叛国罪指控时说,“1944 年,我担心美国垄断核武器的危险。”

霍尔认为,当时(二战期间)的苏联不是敌人,而是美国的盟友,人命损失惨重(死亡人数超过1700万),是一道防线阻止了西方盟国在纳粹的进攻中倒下。

霍尔在声明中补充道,“他们声称我改变了历史的进程,也许如果这个进程没有改变,世界将在过去 50 年发生核战争,也许原子弹是在 1949 年或50年代初投在中国,如果我阻止这种情况发生,我接受指控。”

西奥多·霍尔的理论——正如福克斯和当时被称为反对核武器的科学家革命潮流——认为使苏联能够获得核武器将带来力量平衡和相互威慑,而美国的垄断将成为世界霸权,可能产生难以想象的后果。

在道德或其他压力下泄露核弹秘密的科学家们是否真的阻止了核战争的爆发,并不能肯定,但冷战期间的核平衡、巨大的破坏力和相互威慑都没有使用可怕的武器,但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核军备竞赛愈演愈烈,其他国家在1960年代相继加入了这场竞赛。

氢弹的破坏力是核弹的数百倍 (半岛电视台)

恐怖竞赛

奥本海默以他的名言而闻名,“现在,我变成了死亡,世界的毁灭者”,三位一体的轰炸和随后的闪电行动迎来了一个快速接近自我毁灭的新世界,所有这些意识形态的不和谐、国际分裂和强大的军事力量都被致命的核触手所支撑。

50年代初以来,军备竞赛愈演愈烈,美苏作为世界的宿敌和意识形态不同的两极,都致力于发展核能力。

美国在 1952 年引爆了第一颗氢弹,不到一年后,也就是 1953 年,苏联引爆了第一颗氢弹(馅饼)。

正是年轻的科学家安德烈·萨哈罗夫(1921-1989)——后来叛逃并成为了一名和平主义者——设计了这种炸弹,其爆炸威力——当时——是美国在广岛投下的原子弹爆炸威力的 30 倍,它比美国原子弹更小,更容易运输。

后来核武器的破坏力和数量有了很大的发展,比如苏联“沙皇”RDS-220炸弹的破坏力估计为57兆吨,即5700万吨TNT“高爆炸药”,比长崎原子弹的破坏力要强大2500倍。

携带核弹头的手段也从飞机、战略轰炸机、远程导弹和潜艇不断发展,目的是进行第一次打击或应对核打击,但核选择 - 尽管存在意识形态冲突和继承两极之间的危机和冷战的条件——仍然在红线之内,也许正如洛斯阿拉莫斯的科学家们所计划的那样。

一个核泛滥的世界

根据斯德哥尔摩和平研究所(SIPRI)的文件,苏联在 1991 年解体前拥有超过 35,000 枚核武器,而据估计美国拥有超过 31,000 枚核武器,但该武库现在由于不扩散条约、核试验或自愿拆除旧库存而大大减少。

俄罗斯目前拥有 6257 枚核弹头美国拥有 5428 枚,法国拥有 290 枚,中国拥有 350 枚,英国拥有 225 枚,巴基斯坦据估计拥有 165 枚,印度的核武库有 160 枚。

尽管以色列尚未正式宣布拥有核武器并披露其核武库规模,但据估计其拥有 90 枚核弹头,而据信朝鲜拥有约 20 枚核弹头。

斯德哥尔摩和平研究所在 2022 年 6 月 13 日发布的一份报告中指出,部署的核弹头数量实际上有所增加,所有九个核国家都在继续现代化或增加其核武库,而军事支出首次达到两万亿美元,这预示着核竞赛的回归。

国际社会消除或减少核武器的努力使大多数事实上的核大国尚未签署或批准的不具约束力的条约和协议得以签署,包括《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1952 年)和以色列、巴基斯坦、印度和朝鲜(2003 年退出)不同意的《不扩散核武器条约》(1968 年),或并非所有核国家都投票通过的《禁止核武器条约》(2017 年)。

乌克兰战争、俄罗斯关于将核威慑力量置于警戒状态、国际两极分化加剧、军备竞赛以及增加武器特别是高超音速武器支出等造成俄罗斯和北约之间的紧张局势升级,因此部分分析对有限或全面核战争的可能性产生悲观预期。

但世界还没有达到类似于 1962 年 10 月美国和苏联之间古巴导弹危机的程度,当时世界屏住呼吸,期待第一次核打击,洛斯阿拉莫斯科学家们以“叛国罪”或良知觉醒的方式学习和应用的相互威慑理论仍然有效。

来源 : 半岛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