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真想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吗?

自其第一个美国总统任期以来,特朗普就多次宣称自己有资格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并列举了他自认为在国际政治领域内取得的重大成就,包括促成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达成关系正常化协议,及其所谓的“武力换和平”的方针。
在巴基斯坦政府宣布因特朗普“为遏制伊斯兰堡和新德里之间的紧张局势升级付出的努力”而提名他角逐诺贝尔和平奖之后,关于该奖项的讨论再度升温。此后,美国众议院的一位共和党议员也提名特朗普角逐诺贝尔和平奖。
阅读更多
list of 4 items特朗普称美国将向乌克兰派遣“爱国者”导弹
乌克兰对特朗普的“转变”存在分歧
美国制裁古巴总统及其“政权控制”的豪华酒店
与此同时,特朗普第二届政府对伊朗核设施发动了前所未有的打击,并继续无条件支持以色列对加沙地带的战争。这引发了人们对特朗普政策与诺贝尔委员会通常依据的道德和人道主义标准在多大程度上保持一致的质疑。
价值观差距
尽管特朗普的支持者认为特朗普是“值得”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候选人,是基于他们所认为的他在实地取得的“真正成就”,尤其是在最近的空袭结束了伊朗和以色列之间危险的局势升级之后,但一些共和党人认为,该奖项可能与特朗普的认知及其宣传的形象存在根本性的冲突。
曾担任美国众议院外交事务委员会成员的前共和党众议员托马斯·加雷思排除了特朗普获得诺贝尔奖的任何可能性,“因为他与奖项评委之间存在着真正的价值观差距”。
在接受半岛电视台独家采访时,加雷思赞扬了特朗普为防止地区战争爆发而采取的“惊人举措”,并且指出:“现在的世界比一个月前更加安全。如果你在两周前问我,我会说我们正处于灾难的边缘。”
他阐述了三个在他看来可以从理论上构成提名特朗普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真正理由:
- 第一:遏制巴基斯坦和印度之间走向核对抗的风险的举措,并认为双方在当时达成的停火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
- 第二:在特朗普的第一个总统任期内签署的《亚伯拉罕协议》,并指出该协议超越了50年来任何一位美国总统在这方面取得的成就。
- 第三:处理近期与伊朗之间的紧张局势升级,并认为这是在关键时刻成功阻止战争的“罕见成就”。
打造政治“品牌”
尽管这位前共和党众议员毫不掩饰他对特朗普在伊朗问题及上述问题上取得的外交成就的钦佩,但他并不属于“特朗普铁杆支持者”阵营。相反,他解释称,他认识这位美国总统,他时而支持他,时而反对他,并强调称,他“不理解那些将特朗普奉为神明的人,也不理解那些坚决反对特朗普的人”。
加雷思认为,特朗普能从这种提名中获得的利益甚至大过获奖本身。对此,他解释称,该奖项本身并不能帮助特朗普塑造他渴望在其支持者心中树立的形象。“与其说他是在寻求制度的认可,不如说他是在投资成为被建制派拒绝的受害者”,而这正是其政治“品牌”当中的核心理念。
根据加雷思的看法,特朗普深知自己不会获奖,但却乐于宣扬这种悖论。“他喜欢重复这样的话:‘我配得上这个奖,但他们却不肯颁给我。’即使奇迹发生——他真的获奖了,也可能会损害他在选民心目中的形象,因为他的形象建立在与建制派的冲突之上。”
另一方面,特朗普的反对们者认为,仅仅将诺贝尔和平奖与他的政治履历联系起来,就构成了一个重大的道德悖论。在他的第一和第二任期内,他都因禁止伊斯兰国家公民入境美国、充满“煽动性”的反移民言论,以及在加沙战争中对以色列的偏袒和绝对支持而饱受批评。
嘲讽的源头
在这样的背景下,新泽西州的美国-伊斯兰关系委员会执行主任萨拉丁·马格苏德表示,特朗普追逐诺贝尔和平奖的行为“荒谬可笑”。他告诉半岛电视台记者:“他的行为、个性和政策与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的传统价值观不符。”
马格苏德认为,任何候选人都必须展现出对人道主义价值观的真正承诺,才能被认为配得上这种荣誉。他补充称:“出于许多原因,与其说特朗普总统是这一殊荣的正式候选人,还不如说这更像是一个笑话。”
自1901年成立以来,挪威诺贝尔委员会一直将这一奖项颁发给那些为解决冲突、实现和平做出了杰出贡献的人员。共有4位美国总统曾获此殊荣:
- 西奥多·罗斯福:因在结束日俄战争中发挥的作用而于1906年获奖。
- 伍德罗·威尔逊:因于1919年倡导建立国际联盟而获奖。
- 吉米·卡特:为表彰其在促进民主和人权方面所做的努力而于2002年获奖。
- 巴拉克·奥巴马:在上任不到9个月的时间内于2009年因“加强国际外交”而被该委员会授予这一奖项。该决定当时曾在美国国内外引发广泛争议,并且招致了特朗普的嘲讽——后者不止一次地评论称:“就连奥巴马本人也不知道他为什么会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