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人眼中的伊朗-以色列停战:笼罩着不确定性的暂时平静

欧洲媒体眼中的伊朗和以色列 (半岛电视台)

在欧洲媒体界,伊朗和以色列之间的停火不仅仅是突发新闻报道中一个昙花一现的标题,而是成为了深入解读和分析的核心话题,尤其是在西班牙《国家报》、法国《世界报》和德国《明镜周刊》等以分析为导向的媒体上。

在各类评论与分析文章之间,这场停火仿佛是一个放大镜,揭示了一场影响中东危机管理性质的更为广泛的信任危机。这些媒体并没有关注破坏场景或者死亡人数,而是专注于解构停火时机背后的政治象征意义、决策者使用的措辞,以及促使各方在看似紧张和不稳定的情况下接受停火的相互交织的利益。

一些国家的官方媒体热衷于宣扬“象征性胜利”或“相互威慑”的论调,而欧洲的态度则更为低调,并更倾向于质疑局势缓和的可持续性。

许多文章和分析都对“停火”的概念进行了严格的剖析:

  • 我们是否真心希望缓和局势?
  • 还是仅仅是出于客观考量而强加的战术性停顿?

欧洲记者们并不局限于重复官方声明,而是更进一步地提出问题:谁掌握着维持这一停火的关键?有关各方是否真正准备好了将其视为和平机遇,还是仅仅将之视为一场紧张博弈中的一个筹码?

缺乏保障的脆弱停火

法国作家阿兰·法拉雄在《世界报》上指出,伊朗和以色列之间的停火并非意味着紧张局势的结束,而是一种笼罩在不确定性之下、缺乏任何真正保障的脆弱停火。

法拉雄认为,这种“暂时的平静”掩盖了随时可能爆发的紧张局势,尤其是在以色列持续的军事行动以及双方对严肃外交进程的漠视之下。

在他看来,由于在核问题和加沙局势等核心问题上缺乏共识,停火协议仅仅是这场冲突的暂时停顿,而且这场冲突正在逐步扩大而非趋于缓和,因为实现真正降级的条件尚未具备。

西班牙作家安赫莱斯·埃斯皮诺萨在《国家报》上指出,停火协议并非一项政治举措,而是为了遏制即将爆发的冲突。她将其称为“对一场根源深深交织并被持续的敌对言论煽动的冲突的脆弱掩护”。

埃斯皮诺萨指出,伊朗将停火视为展示其威慑能力的机会,而非对其地区野心的让步,而以色列则因安全和政治混乱而遭受内部信任的侵蚀。

她还强调,由于缺乏明确的协议以及真主党等各方的参与,这项停火协议只是一项不可信赖的、临时的脆弱措施。她还指出,以美国为首的主要大国缺乏一项全面的计划,以将此次军事停火转化为真正的政治进程,尤其是在伊朗核问题的复杂性和双方相互缺乏信任的情况下。

德国记者罗南·施泰因克警告称,目前的平静局势脆弱不堪,尤其是在真主党等地区势力持续活动的情况下 (社交网站)

德国作家斯蒂芬·库兹马尼在《明镜周刊》上发表了题为《内塔尼亚胡与特朗普对抗伊朗:如果他们对了呢?》的文章,并在其中指出,伊朗和以色列之间的停火并非源于谈判桌或事先的规划,而是对美国总统特朗普要求双方立即停火的命令的直接回应。

这位作者对此次军事停火表示担忧,并称其过于突然,尤其是在缺乏真正的谈判努力或者欧洲各方未能有效发挥作用的情况下。这使得这一决定看起来并非最终决定,因此随时可能重回战争,并使局势持续动荡。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国际部高级编辑、记者克劳德·吉巴尔强调,伊朗政权在以色列空袭和经济压力面前展现出韧性。美国的空袭并未破坏该政权的架构,伊朗领导层凭借公众支持下的内部凝聚力以及适度的应对措施,成功化解了局势升级。

然而,吉巴尔警告称,这种凝聚力并不能掩盖伊朗在经济和政治上的结构脆弱性,这使得该政权的未来将取决于国内外政策的波动,尤其是美国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决策。

另一方面,德国记者罗南·施泰因克在《南德意志报》上关注了这场停火的程序层面,并认为这只是军事行动的暂时停顿,而非迈向稳定和平的前奏。对此,他解释称,尽管伊朗在表面上处于强势地位,但其内部压力迫使其接受暂时停火,而以色列则试图利用军事行动的暂时停顿来重组其安全局势。

施泰因克警告称,目前的平静局势脆弱不堪,尤其是在真主党及其他与伊朗结盟的民兵组织等非国家地区行为体持续活动的情况下——这些行为体有可能再次加剧局势。他还指出,尽管西方国家对停火表示欢迎,但缺乏全面的战略来解决这场危机的根源,将使紧张局势的持续几乎无法避免。

英国作家吉迪恩·拉赫曼在《金融时报》上对此次停火的动机深表怀疑,并且认为该停火是国际政治压力的结果,而非真正的共识。

拉赫曼指出,由于担心产生选举影响,美国急于缓和局势,并且缺乏成熟的外交视野。他认为这场停火是“地缘政治指令”,而非通过谈判达成的协议,他还强调,冲突双方仍押注于取得战略利益,而非达成全面解决方案。

他还指出,以色列尚未取得决定性的胜利,而伊朗正利用紧张局势巩固其地区地位。他还表示,冲突不仅限于军事问题,还延伸到意识形态和宗派之间争夺该地区影响力的竞争。他警告称,不要忽视伊朗支持的民兵组织等地区代理人的作用——它们随时可能引爆局势。

卡塔尔的角色与特朗普的选择

意大利记者詹卢卡·迪福在《共和报》上对伊朗和以色列之间的停火持更为谨慎乐观的态度,并且认为如果投资明智,停火可能是迈向可持续停火的一个潜在起点。

在题为《伊朗-以色列停火如何达成:卡塔尔的角色与特朗普的选择》的文章中,迪福指出,此次敌对行动的暂停,对于一个饱受持续冲突折磨的地区来说,是一个难得的喘息机会。

他特别强调了卡塔尔通过间接调解和在幕后建立信任所发挥的微妙而有效的作用。这开启了沟通渠道,并最终促成了局势的缓和。

迪福认为,美国政府——尤其是特朗普——在推动双方达成停火方面发挥了历史性的作用,这不仅遏制了地区紧张局势,也增强了他在国际舞台上作为富有影响力的参与者的形象。

作者指出,停火对包括能源市场在内的一些经济领域产生了积极影响,并在多个层面带来了一些直接收益。

尽管取得了这些积极成果,迪福也毫不掩饰他对两国局势恶化的担忧。他指出,此次缓和局势至关重要,堪称一个不容浪费的难得良机。他呼吁国际社会在此基础上再接再厉,将其从“暂时机遇”转化为能够最终带来切实成果的成熟外交进程。

一场维度复杂的冲突

西班牙记者伊克尔·塞斯德多斯、路易斯·德维加在《国家报》上发表了一篇联合分析文章,并对伊朗和以色列宣布停火的时机与背景提出了批评,声称这是“迫不得已的安排”,而非双方基于信念或者立场趋同而采取的措施。

作者指出,这项协议是在政治和安全考量交织的紧张局势下达成的。国际社会对局势可能全面升级的警告促使双方采取缓和措施,但这并不一定能够反映双方意图或者双方倾向的根本转变。

他们指出,在未能取得切实进展的情况下,以色列在混乱和内部压力的双重压力下达成停火协议,从而加剧了普遍的失望情绪,并给内塔尼亚胡政府带来了政治压力。相比之下,伊朗则将停火视为加强宣传的机会,依靠其与地区派系的关系网络,而这为其提供了对抗反对派的有效筹码。

两位作者警告称,缺乏任何严肃的谈判进程以及日益加深的意识形态和宗派分歧,使得停火成为一个岌岌可危的暂时局面。他们还强调了公众的普遍情绪,即双方居民并非将停火视为一项成就,而只是等待新一轮暴力事件爆发的脆弱喘息。

他们还强调,继续沿着这条道路前进需要的不仅仅是克制,还需要真正的政治意愿、重新定义地区优先事项,以及将边缘各方纳入任何潜在的对话。若非如此,停火协议就只是一种表面的、暂时的解决方案,一旦经受严峻考验,就可能会走向破裂。

最终,在欧洲方面看来,伊朗和以色列之间的停火只是一场漫长冲突史中的一个暂时篇章,通往真正和平的道路仍然取决于政治成熟度以及深刻的地区和国际互谅,并将人民的利益置于意识形态利益和军事策略之上。

来源: 半岛电视台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