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振法德轴心:欧洲最大经济体将被纳入法国核保护伞下

德国总理默茨访问巴黎,这是他就任以来的首次出访,象征着旧有的“法德轴心”的复兴——在此之前,欧盟引擎已经经历了持续四年的停滞。这也为莱茵河(部分河段连接两国边境)两岸可能出现的变革带来了希望。
与德国前几任总理——默克尔及其之前的施罗德甚至是赫尔穆特·科尔——执政期间法德两国关系的和谐状况相比,在上一任德国总理朔尔茨的任期内,两国之间的政治融合并不理想。
阅读更多
list of 4 items欧盟为何应该选择中国而非美国
“适得其反”:西班牙拒绝北约将国防开支占GDP比重增至5%的要求
欧洲与伊朗周五将在日内瓦举行核问题会谈
法国总统马克龙正期待着他所谓的“战略觉醒”——两国宣布成立法德国防委员会,从而体现了双方加强欧盟的共同愿景。
正如马克龙在《费加罗报》上发表的一篇文章中所写的那样,他希望与德国“携手”加强欧盟的主权、竞争力与安全,而德国总理默茨的声明则侧重于优先重建德国的军事能力,以打造“欧洲最强大的常规军队”。

突破禁忌:武装德国
鉴于此,德国计划加大对国防领域的投资,并基于其欧盟最大经济体和人口最多国家的规模来重建其军队。正如德国总理默茨明确指出的那样,这一既定目标也回应了德国的欧洲伙伴的期望。
在德国,军备话题已经不再是禁忌,这一转变正在逐步打破过去的传统,并转向利用德国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服务欧洲,而不是成为欧洲的妖魔。
根据德国方面的计划,这一目标预计将在4年内实现。路透社披露了德国联邦国防军总监卡斯滕·布罗伊尔于5月19日签署的一份文件的内容,其中包括到2029年为德国陆军配备必要武器装备的指令。
根据这份题为《关于加强战备的优先事项指令》的文件,德国将能够借助在今年早些时候放宽国家债务限制后释放的资金来实现这一目标。
然而,德国的国防计划不会脱离其在欧盟内部的战略盟友法国。预计默茨总理的上台也将重启与法国武装部队之间的联合军事项目,此外还将就扩大法国核保护伞范围以将德国和其他欧盟国家纳入其中的问题展开谈判。

国防一体化的特征
法国和德国在2025年初签署了两国参与“地面主战系统项目”的军工制造公司之间的“股东协议”,该项目于2017年启动,主要致力于制造“未来坦克”,以按照计划而在2040年之前取代法国的勒克莱尔坦克和德国的豹式坦克。
该项目在德国前总理朔尔茨任期内曾因与法国在责任分担问题上存在分歧而受阻。然而,在签署协议后,两国将平等分担责任和制造成本,因为该项目将模拟与“未来飞机”制造相关的“未来空战系统”。
随着德国新政府的成立,法德两国希望此次合作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推动,并准备在今年提交议会批准。
从政治角度来看,两国专家认为,该项目不仅体现了法德两国之间的密切关系,也体现了法德轴心在推动欧洲防务引擎方面作用的加强,尤其是在美国对北约持怀疑态度以及俄罗斯对欧洲安全构成威胁的情况下。
德国庆祝其在立陶宛成立的首个由5000名士兵组成的装甲营,以应对俄罗斯可能对欧盟成员国波罗的海国家发动的入侵,在此过程中,这项政策的特征清晰可见。
德国国防部长皮斯托留斯称此举是“团结一致与积极备战”的强烈信号。
与此同时,法国的言论侧重于加强欧盟成员国在安全、防务和军事制造方面的责任,并减少战略从属性,目前,它正与波兰等欧洲伙伴就扩大其核保护伞的问题开展谈判。
这主要包括德国合作伙伴,这也是德国总理默茨在选举获胜后立即提出的建议,尽管根据他的声明,这并不意味着放弃北约保护伞。

经济困境与不同趋势
法国与德国重振欧盟领导地位的雄心正与经济衰退、结构性改革和债务等相关经济挑战发生冲突。
在德国,政府咨询机构“经济专家委员会”排除了在2025年实现经济快速复苏的可能性,与此同时,预测显示2026年的经济增长率将不超过1%,而且中长期前景仍不明朗。
尽管执政联盟各党派在大选后释放了积极信号,并承诺注资近5000亿欧元用于将老化的基础设施现代化,但围绕这笔流动性资金来源的争论仍在继续。这笔资金很可能通过贷款提供,类似于大规模的国防开支,但这可能会破坏欧盟方面的债务目标。
对于目前仅次于希腊和意大利的欧元区第三大债务国法国来说,其最大的内部风险在于政治不稳定以及围绕现任政府未来的不确定性。这是因为在该国国民议会中三大政治阵营——右翼国民联盟、左翼新人民阵线、现任总统马克龙领导的中间派阵营——均未获得多数席位。
这种令政府感到不安的局面可能会妨碍法国履行承诺,尤其是在为联合防务开支提供资金方面。预计这在短期内不会有任何改变,因为根据法国宪法,新的选举不能在2025年7月之前举行。
法德两国在财政和贸易政策上也存在分歧。德国面临着增加支出以改善其老旧基础设施的压力,而法国则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紧缩政策来解决其巨额债务问题。
在对外贸易方面,法德两国对欧盟与南方共同市场达成的政治协议存在分歧,该协议旨在建立一个涵盖7亿人口、全球最大的自由贸易区。法国已经表示反对该协议,并称其可能损害欧盟在国际竞争中的机会。

欧洲政策协调
正如南方共同市场协议那样,政策协调也是法德两国政府面临的一个现实困境。德国国内也因前总理朔尔茨与法国总统马克龙之间的政策分歧而引发批评。
这些批评来自德国反对派政治家、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州长亨德里克·菲斯特,他呼吁联邦政府对马克龙的提议持更加开放的态度,以维护欧盟的凝聚力并支持其共同应对重大挑战的能力。
为了弥合这种分歧,法国总统马克龙在《费加罗报》上概述了在基民盟领导人接替朔尔茨出任德国总理后,德国与法国面临的紧迫问题。他对此总结如下:
- 继续加强欧盟的防御能力,并支持北约的欧洲支柱地位。
- 增加安全和防务支出,支持欧洲国防工业和技术基础,并借鉴欧盟委员会关于公共和私人投资工具的建议。
- 减少对外战略依赖性,减少在欧洲部署的国防系统数量,发展互操作性协调,并继续研究相关的融资解决方案。
- 迫切需要通过审查所有欧洲规则并取消限制,在保持既定目标的同时,减轻欧盟阻碍发展的行政负担。
关于中东
迄今为止,法德两国在政策协调方面的初步尝试取得了罕见的突破,其议题范围不仅局限于欧洲问题、乌克兰问题、俄罗斯威胁以及与美国的贸易关系,还涉及中东地区的敏感问题。
德国官方立场批评以色列在加沙地带的灭绝战争及其借口,并对“强制团结”保持谨慎,而这代表着德国外交政策的转变,这也与法国总统马克龙宣布的对以色列在加沙地带实施恐怖侵犯行为的保留态度相符。
尽管德国的语气明显发生了变化,但专家们认为,现在就谈论法德轴心在调整欧洲对全球问题(特别是与中东地区相关的问题)的政策方面所发挥的影响力还为时过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