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是否应将美国视为对手而非竞争者?

《世界报》主编西尔维·考夫曼在她的专栏中写道,欧盟领导人认为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挑衅行为“充满残酷讽刺”,与此同时,他们必须面对俄罗斯的攻击和中国的崛起。
考夫曼指出,问题始于拜登总统执政的最后一年。当时,一小部分欧洲专家与美国高级外交政策官员会面,讨论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就乌克兰的命运进行可能的谈判,以及谁将参与谈判。
阅读更多
list of 4 items俄乌战争:第1123天关键事件概述
普京很可能在乌克兰得其所求
俄乌战争:第1118天关键事件概述
美国人似乎正在研究多种情景,其中涉及俄罗斯人、美国人、乌克兰人,也许还有中国人,但没有任何内容提及欧洲人参与这些谈判,而这恰恰是他们所关心的问题。更糟糕的是,美国官员似乎没有意识到,这种疏忽可能会让他们的欧洲对话者感到震惊,因为欧洲对话者出于友谊不允许任何事情出现。
考夫曼提到,尽管民主党人乔·拜登被誉为“最具欧洲情怀”的总统,因为他比他的前任特朗普更好相处,而且如果没有美国的大规模援助,俄罗斯可能已经吞并了乌克兰,但欧洲必须吞下拜登政府强加给它的苦果,从与澳大利亚和英国签署的没有法国参与的防务伙伴关系奥库斯(AUKUS),到在未与欧洲地面部队进行丝毫磋商的情况下从阿富汗撤军,再到《通胀削减法案》吸引欧洲工业转移到美国,甚至在乌克兰问题上的犹豫不决战略导致战争延长。
欧洲的不满
如今,特朗普以更强大、更疯狂、更受支持的形象回归,世界已经屈服于他的“强者法则”。中东局势动荡,基辅准备谈判结束战争,而欧洲却陷入困惑。欧洲人自我安慰说,特朗普可能不会疯狂到占领格陵兰岛,尽管巴拿马运河或许是个例外,但他不太可能攻击北约这个忠诚的盟友。
考夫曼指出,欧盟领导人在布鲁塞尔召开会议讨论这一问题,他们的声明表达了对这个“不再像盟友、打破所有规则”的伟大盟友的不满。然而,欧洲面临巨大挑战,首先是北约的主导力量本应保护其他成员国,而不是攻击他们,尤其是在欧洲大陆正面临一场毁灭性战争的情况下。
南丹麦大学战争研究中心教授奥利维尔·施密特上周一在索邦大学当代重大战略问题讲座上提出了一个问题:“北约是否已成为华沙条约组织?”——即苏联通过武力强加意志于其他成员国的模式。他问道:“北约的主导力量是否改变了其作为善意伙伴的性质?也许欧洲应该将美国视为对手,而非竞争者。”
然而,一些欧洲领导人,尤其是那些与美国关系密切的国家(如波兰)的领导人,即使在理智上也无法接受这一现实。波兰总理唐纳德·图斯克承认,这是“对我们团结的第一次考验,因为这是我们第一次在盟友之间遇到这样的问题”。他补充说,“在俄罗斯侵略和中国崛起背景下,盟友之间的冲突构成了一种“残酷的讽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