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赫勒国家退出西非经共体的影响

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ECOWAS,简称西非经共体)成立于1975年,旨在实现经济一体化,并已取得巨大成功。但自2001年通过民主施政宪章后,欧盟开始干涉成员国内部政治,甚至对通过军事政变背离民主统治的国家实施制裁,如对马里、尼日尔和布基纳法索实施制裁,但对军事政权却不产生影响,此举损害了民众利益并加剧了民众对军事政权的不满,引发广泛批评。其对几内亚和科特迪瓦宪法修正案等政治危机的处理缓慢,进一步削弱了人们对它的信心。
萨赫勒国家与经济共同体之间的紧张局势始于三国发生的军事政变。在过去三年中,该地区经历了六次政变:2020年和2021年在马里,2021年在几内亚,2022年1月和9月在布基纳法索,最后是2023年在尼日尔。
阅读更多
list of 4 items埃塞俄比亚和厄立特里亚是否正濒临战争?
驻欧洲美军是否会面临供应和支援被拒绝的情况?
俄乌战争:第1125天关键事件概述
西非经共体对这些国家实施了制裁,并要求它们恢复宪政秩序,但军方领导人拒绝遵从这些要求。
在马里,西非经共体于2020年8月决定关闭空中和陆地边界,并禁止除必需品以外的金融和贸易交流。
在布基纳法索,该国在该组织机构的会员资格被暂停。
在尼日尔,发动政变的军事领导人被禁止旅行,并实施经济制裁,导致该国与许多传统贸易伙伴隔绝,进一步加剧了粮食安全危机。
马里(2020年和2021年)、几内亚(2021年)和布基纳法索(2022年1月和9月)的军事政变激怒了西非经共体国家,这些国家二十年来一直对军事政变和违宪夺取政权采取零容忍政策。
但制裁非但没有迫使尼日尔军队撤退,反而对西非经共体产生了适得其反的效果。这导致严重的食品和药品短缺以及经济增长放缓,引发了社交媒体上民众对西非经共体的不满浪潮。许多尼日利亚人指责该组织应对他们的苦难负责。由于马里和布基纳法索也因政变而受到西非经共体的制裁,因此这两个国家也加入尼日尔的反组织立场。
2023年9月,布基纳法索、马里和尼日尔三国政府均由军官领导,成立了一个新的国防和安全合作机构,名为“萨赫勒国家联盟”。一名联盟高级官员告诉危机组织,该联盟受到北约模式的启发,建立了互不侵犯条约,并在任何成员国遭受攻击时相互援助。这一统一直接回应了西非经共体于2023年7月发动军事政变推翻尼日尔民选政府后发出的军事干预威胁。这是西非短短三年内发生的第六次政变,这为困扰该地区的一系列政治紧张局势增添了新的篇章,该地区十多年来一直饱受严重的圣战暴力之苦。
萨赫勒联盟已采取新方针,致力于建立一个更加一体化的联盟,让人民享受更大的繁荣。这一做法的本质在于国防和安全部队的统一。
在此背景下,萨利夫·莫迪将军解释道:“在这个共享空间中,我们的力量现在可以共同干预”,并指出这支统一的力量已几乎准备就绪。他还强调,这个军事集团将拥有人力资源、空中和陆地手段、情报机构和有效的协调系统。尼日利亚国家电视台接受采访时解释说,联合部队将在几周内做好行动准备。
于是,经济集团与联盟国家之间的紧张关系持续不断,直到2024年1月28日宣布退出该集团,并于2024年7月6日成立联盟。由塞内加尔总统巴西鲁·迪奥马耶·法耶和多哥总统福雷·纳辛贝领导的调解和谈判努力仍在继续,旨在使这三个国家重返该经济集团,但无济于事,该组织给了这三个国家整整一年的时间来审查自己的立场,但他们仍然决心坚持自己的立场。最后期限于2025年1月28日结束,这三个国家实际上在2025年1月29日退出了该组织。
如今退出协议已经生效,毫无疑问将对个人、集体、国家等各个领域产生严重后果。在这项小小的研究中,我们将尝试在这些方面发生之前解决并进行探索。
退出西非经共体的影响
西非经共体为应对这三个国家的军事政变而实施的经济和金融制裁,更是火上浇油,该地区的人民已经对该经济集团的行为感到不满,其制裁已经对平民产生了负面影响,这加剧了萨赫勒联盟成员国的不公正感和挫败感,并加剧了对西非经共体的敌意和仇恨。
军事领导人借此机会发表煽动民众反对经济集团的民粹主义演讲,为民众接受领导人针对经济集团的决定做好心理准备。的确,在西非经共体领导人决定退出之前,各国人民首先呼吁本国退出,而且该决定一经发布,至今仍受到各国人民的广泛接受和欢迎。
此外,西非经共体在打击萨赫勒地区恐怖主义的斗争中缺乏真正的团结,导致双方关系恶化。萨赫勒国家批评西非经共体在面临威胁整个地区稳定的重大安全挑战时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对外国干涉的担忧,尤其是来自法国的干涉,也在联盟国家的决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为它指责该组织被外部势力利用,以牺牲非洲人民的愿望为代价来维护自己的利益。
马里、布基纳法索和尼日尔认为他们的野心不再符合该组织的目标,现在它们寻求摆脱法国殖民影响的更大独立。
第一:政治影响
这三个国家的地理面积共计270万平方公里,占西非经共体总面积的52.84%。它还拥有约7000万人口,占西非经共体总人口的17%,但仅贡献了国内生产总值的7%(7230亿美元中的506.5亿美元)。
布基纳法索总统易卜拉欣·特拉奥雷在一份政治声明中确认,成立萨赫勒联盟源于延伸和扩大联盟结构的需要,联盟成员国希望深化军事领域以外领域的关系,具体涉及经济、资源、社会和文化发展。这是因为三国希望统一萨赫勒这一封闭地区至关重要的资源,也希望摆脱法国等旧殖民主义的影响。这种分离主要通过减少与法国和美国的外交关系以及在媒体上推广当地语言来实现。
尽管该联盟的成立可以被看作是为了稳定该地区的地缘战略工具,但该联盟成立的原因有着更深层次的根源,该联盟的成员国主张采取这种方式来结束他们所说的外国对其政策的干涉。
该联盟试图表明西方军事行动在打击利普塔科-古尔马地区圣战组织方面的失败,以及由此导致的暴力和不安全局势的加剧,并正在加强与俄罗斯的关系,俄罗斯正派遣战士前往该地区保卫安全。萨赫勒联盟的成立及其退出西非经共体,可能会改变该地区的历史影响力平衡,有利于摆脱西方影响的新兴大国。
由于这些国家在国际组织中的地位得到支持,退出可能导致他们在国际舞台上遭受外交孤立。这些国家有可能失去非洲联盟和联合国等国际机构中地区集团的支持。其公民可能缺乏机会获得国际组织的领导职位。
面对不断恶化的安全局势,联盟国家正在重新考虑其国际伙伴关系。布基纳法索、马里和尼日尔已要求法国军队撤出其领土,近日尼日尔还要求美军撤离其领土,由俄罗斯作战部队取而代之。该地区西方影响力正在减弱,而俄罗斯影响力则不断增强。
萨赫勒国际研究中心主任西迪克·阿巴认为,撤军并不一定意味着西非经共体作为区域组织的终结,因为其部分成果,例如行动自由,仍将保留,不会突然消失。然而,西非经共体将面临直接的行政和体制影响,例如财务、布基纳法索和尼日尔工作人员将离开其办事处,而通过其资助的项目的审查也可能会部分中断。
萨赫勒国家退出西非经共体也为萨赫勒地区开辟了新的前景。建立一个更加独立、能够应对该地区具体挑战的新区域组织是一个可能的选择。
关于西非经共体,许多观察家一致认为,这三个国家的退出,对于该经济集团来说,无论在政治上还是经济上都是一个巨大的损失,因为该组织未来将面临合法性危机,这需要重新思考其角色和任务。
随着2025年1月29日新阶段的开始,西非经共体在重新平衡其地区平衡方面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第二:经济影响
经济分析师易卜拉欣·阿马杜·洛希表示:“鉴于成员国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其后果将是严重甚至灾难性的。” 这可能导致事实上的封锁,阻碍人员和货物的流动,从而造成基本商品的严重短缺和前所未有的价格上涨。
退出自由贸易区预计将导致关税和运输费用增加。独立经济学家哈马·哈米杜·迪亚洛指出,尼日尔消费的80%的商品都是通过科托努和洛美港口从国外运来的。因此,运输和贸易成本的任何变化都会直接影响消费者。
在贸易方面,联盟国家占西非经共体国内生产总值的10%,这将减少市场规模并扰乱成员国之间的贸易。
这可能会导致进出口限制并增加经济挑战。
就财务影响而言,这些国家的区域项目成本为321634253美元;这意味着其退出将对这些项目的实施产生负面影响。
退出还将导致几个地区机构关闭,并对约130名西非经共体工作人员的工作产生负面影响。
事实上,该经济集团已经开始解雇在其机构中工作的来自这三个国家的员工,正如2025年2月7日星期五宣布的那样,来自这三个国家的135名员工收到通知,他们的合同将于明年9月底到期。这意味着他们会失业,他们抱怨这些决定的后果,因为他们成为这些决定的受害者,而且这些决定在制定时没有征求他们的意见。
萨赫勒联盟退出预计将导致西非经共体人口减少约7000万人,从而导致该组织国内生产总值下降。食品价格上涨还可能加剧沿海居民艰难的生活条件。然而,这种分离并不一定意味着经济关系的终结,因为双方很可能会就未来的合作协议进行谈判。
如果重新实施关税、签证和其他限制,区域贸易可能会受到严重影响。萨赫勒联盟国家在进出口方面也严重依赖西非经共体,这些交流也是西非经共体的重要收入来源。
当这些国家成为西非经共体成员时,它们与该组织的其他12个国家共享经济优势。但在2024年1月宣布退出后,情况可能会发生变化。除了联合经济项目和推出单一货币的计划之外,许多经济部门还因这种分离而面临风险。一些经济学家警告称,联盟国家退出可能会对邻国产生重大经济影响。
西非经共体主席奥马尔·阿利乌·图雷警告称,萨赫勒国家退出联盟可能导致其失去来自西非经共体投资与发展银行、西非开发银行等区域金融机构逾5亿美元的经济项目融资,这些融资可能被暂停或彻底停止。
与西非经济货币联盟的关系
尽管这三个国家退出了西非经共体,但它们仍将是西非经济货币联盟(UEMOA,简称西非经货联盟)的成员,这使它们能够继续享受流动和贸易自由。但也存在投资方面的担忧,因为非谈判退出造成的不确定性和波动性可能会使国内外投资者变得更加谨慎,从而影响该地区的投资。
萨赫勒联盟的军事政权继续批评前殖民大国(法国)对该经济集团的剥削。他们力图摆脱法国的控制,计划创立一种共同货币来取代被称为“萨赫勒”的非洲法郎,并一直表示要断绝与法国的一切联系,这使得退出非洲金融共同体法郎成为可能的一步,但风险也会更大。这将要求脱离西非经货联盟,从而放弃该地区目前提供的商业和人道主义保障。
必须认识到,退出西非经货联盟的后果将比退出西非经共体更为严重。这是因为,联盟代表着深度和长期的货币和经济一体化框架,以及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形成的牢固的人文联系,正如布基纳法索、马里和尼日尔公民在科特迪瓦的大量存在所证明的那样。
第三:安全影响
退出将影响安全合作和情报共享,从而可能破坏打击恐怖主义的联合努力,布基纳法索、马里和尼日尔是西非一体化进程中的关键国家,特别是在努力稳定受到恐怖主义严重影响的地区,人们担心这种“仓促”的撤军可能会威胁到恢复民主的努力,并有助于稳定这个变得更加脆弱的地区。西方领导人警告称,打击萨赫勒地区跨境犯罪、非法移民和恐怖主义的努力将面临更多挑战。
萨赫勒地区危机持续不断,安全局势面临严峻挑战,特别是在打击恐怖主义领域。而萨赫勒联盟国家则批评西非经共体在解决这一问题上发挥的作用微乎其微,因为该组织严重依赖外部资金或外国军队的部署。
2024年11月,萨赫勒联盟宣布成立自己的联合军事力量。国际危机组织表示,随着地区分裂持续存在,分析人士警告称,这种分裂可能会进一步破坏该地区的稳定,特别是因为2023年是该地区冲突史上最血腥的一年。
第四:社会影响
主要的社会影响是,由于这三个国家缺乏出海通道,货物、人员和资本的自由流动问题,西非经共体保证成员国公民能够免签证移居并在成员国工作或居住。但随着萨赫勒国家退出该组织,包括交通运输在内的所有领域都受到威胁,特别是马里、布基纳法索和尼日尔是西非陆路运输的主要中转站。
由于这些国家属于内陆国家,因此它们高度依赖来自其他国家的商品。尼日尔的情况可能更加复杂,因为尼日尔与尼日利亚接壤,其经济严重依赖与尼日利亚的交流。
至于马里,该国南部边境地区的居民已经习惯看到一排排满载香蕉、橄榄、浆果和各种其他货物的卡车。西边是塞内加尔,满载水泥和铁的卡车每天都会穿过该国的第一个行政区,从几内亚科纳克里出发,经港口抵达的马里货物大部分来自科纳克里港,也有从阿比让、达喀尔,甚至努瓦克肖特等港口抵达,这些国家还受到了马里政变后西非经共体实施的制裁的影响,这意味着其中一个国家很难或不可能摆脱另一个国家。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西非经共体公民仅凭本国卡即可自由流动,类似欧洲申根区模式。然而,腐败和边境非法行为等一些障碍仍然存在。
符合西非经共体公民利益的举措
萨赫勒联盟领导人决定采取新措施,加强西非经共体公民在其领土内的行动自由,包括:
- 1、马里、布基纳法索和尼日尔向所有西非经共体公民开放边境,无需签证。
- 2、西非经共体公民有权在联盟国家内自由迁徙和居住。
- 3、任何被视为“不准入境移民”的人均被禁止在联盟境内迁移或居住。
- 4、私人、商用和运输车辆可根据三国现行的国家法律进入联盟领土。
护照
根据萨赫勒地区轮值总统阿西米·戈伊塔将军的声明,旧的西非经共体护照在有效期之前仍然有效。这些护照的持有者可以将其换成萨赫勒联盟的新护照。这些国家公民的西非经共体护照仍然有效,赋予他们在另行通知之前无需签证在西非经共体国家旅行和居住的权利。
然而,这些国家的公民可能面临迁徙和居住问题,因为他们将失去西非经共体协议赋予的权利。西非经共体委员会主席奥马尔·阿利乌·图雷表示,这三个国家(马里、尼日尔、布基纳法索)的公民可能需要获得签证才能前往西非经共体国家,这将限制其迁徙、居住和工作的自由。
这一变化可能特别影响居住在科特迪瓦等国家的大量马里人和布基纳法索人。然而,目前尚未就实施签证做出正式决定,并且可能会达成确保继续自由流动的协议,因为人们知道,当人员和货物的流动自由受到破坏时,这将使贸易变得更加困难。
退出还可能导致这些国家失去西非经共体共同市场的利益,该市场涵盖超过4亿人口。
萨赫勒联盟专家于2025年2月1日至2日在巴马科举行会议,讨论制定成员国统一的签证政策。这一举措是继北约近期推出统一生物特征护照之后推出的,标志着北约向加强区域一体化迈出了重要一步。未来的西非经共体共同体签证将被称为“利普塔科签证”,旨在方便非西非经共体国家公民进入布基纳法索、马里和尼日尔三个成员国。预计此举将促进该地区的旅游业、贸易和投资。联盟专家目前正在制定安全签证贴纸的提案。该建议连同讨论结果将提交各成员国安全部长审议和批准。
俄罗斯的立场
俄罗斯对萨赫勒联盟的成立表示欢迎,并宣布有意与其开展经济和军事合作,因为西非经共体担心该联盟的成立会导致“解体”。该经济集团对解体的担忧源于其担心内部会出现新的分裂。除了英语国家和法语国家之间的分歧之外,西非经共体还面临着生存危机,因为它代表了亲俄、反西方和西方导向国家之间的新分界点,这可能会导致一些国家脱离西非经共体,转而加入联邦。由于无法避免内部解体,西非经共体在国际舞台上的信誉也将遭到削弱。迄今为止,它是唯一得到国际认可、能够迅速有效地干预该地区事务的区域组织,而这一新情况(萨赫勒国家撤军并成立邦联)可能会导致其失去这种认可,以及西方在非洲大陆的影响力逐渐衰落,俄罗斯占据主导地位,加上西非经共体的影响力也因西方影响而下降,这被认为是西方在非洲大陆的霸权逐渐衰落,有利于确认民族认同。
事实上,俄罗斯已经能够取代西方列强,后者由于其殖民历史以及耗尽非洲大陆矿产资源和计划延长非洲大陆冲突并从中获益的指控,而成为非洲土地上不受欢迎的力量。
面对萨赫勒地区持续的动荡,俄罗斯似乎是一个有吸引力的安全伙伴。莫斯科正寻求通过军事和外交解决方案来填补西方势力留下的真空,并且俄罗斯正在利用影响力行动,特别是通过社交媒体和瓦格纳准军事组织,来加强其在该地区的存在。后者是俄罗斯扩大影响力和利用当地政治危机的工具,俄罗斯曾表示支持这些国家夺取政权的军政权,并强调退出西非经共体是为了寻求新的合作形式。它还警告不要对其进行任何干预,因为这可能导致该地区的恐怖主义威胁加剧。双方签署了在萨赫勒国家训练军队、可能在该地区部署更多俄罗斯准军事部队以及能源项目甚至太空计划的协议。俄罗斯将自己定位为一个不以严格的政治要求作为援助条件的替代合作伙伴,这对于一些厌倦了西方干涉的萨赫勒国家来说颇具吸引力。
这些协议已经开始取得成果,因为这些国家根据这些协议获得了它们在法国轴心国时期所无法获得的武器。它与非洲国家,特别是其前殖民地签订了武器采购协议,但是它既不提供武器,也不退还钱财,甚至还干涉其他主要武器制造国的武器采购,使这些非洲国家继续受恐怖组织的摆布,而它——也就是法国——仍然是根据国家利益解决这些冲突的唯一依据。
如今,俄罗斯向这些国家出售他们想要的任何武器。马里获得了战机、装甲车、车辆、坦克、雷达、无人机、先进机枪甚至弹药,这使其能够扭转力量平衡,并在与该国北部和中部圣战和恐怖组织的战争中取得成功。与俄罗斯的合作不同于与法国的合作,俄罗斯的合作是现实的、可信的,这已经导致并正在导致非洲国家终止与法国的合作协议、撤离其军队、关闭其基地,甚至包括联盟之外的国家,如乍得、塞内加尔和科特迪瓦。
结论
萨赫勒国家退出西非经共体已是切实现实,三国正致力于在政治、军事、经济、社会、文化、教育、卫生、媒体甚至体育等各个层面建立联盟机制。无论此次退出被视为一种决裂还是一种必然发展,它都重塑了西非区域合作的轮廓。对于西非经共体来说,这一决定对团结和效力提出了重大挑战,而萨赫勒国家则将此视为实现雄心勃勃、大胆计划的一步。
萨赫勒联盟寻求通过正在筹备的项目,实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教育和媒体的统一,并依靠与各个领域新伙伴的合作。其伙伴关系以务实和可信为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