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推迟对以色列做出回应 战术撤退还是重新定位?
随着伊朗延迟对哈马斯领导人伊斯梅尔·哈尼亚在德黑兰被暗杀事件做出反应,黎巴嫩真主党周日黎明对以色列发动军事袭击,引发政界质疑德黑兰为何迟迟不对特拉维夫威胁做出“严厉惩罚”。
伊朗主权受到侵犯26天后,当时的伊朗领导层认定“犹太复国主义实体”对哈尼亚的暗杀负责,部分政治观察家认为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可以采取“英勇撤退”政策,事实证明,四月的军事袭击未能有效威慑以色列。
阅读更多
list of 4 items远程攻击将真主党和以色列推向战争边缘
以色列对加沙战争的今日发展:真主党称向以色列发射了140枚火箭弹
乌克兰袭击俄罗斯武器库后发生地震规模的爆炸
本文根据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对“战术撤退”的赞扬和对“非战术撤退”的谴责进行分析,借用了哈梅内伊此前在核谈判中提出的“英雄韧性”一词的第二部分,这次谈判最终于2015年签署了核协议。
韧性和英雄主义
哈梅内伊本月在接见烈士家属时认为,“敌人”正寻求通过心理战制造恐惧和撤退的状态,他表示,“任何领域的非战术撤退——无论是军事、政治、宣传还是经济——都会导致真主的愤怒,” 他强调,“撤退有时是战术性的,有时是战术的发展,这没有什么错”。
另一方面,另一派则认为,在第一个分析中,这两个概念之间存在混淆,回想起来,英雄韧性一词取自摔跤运动,意味着躲避对方,敦促其采取先方已经掌握的战术,如何绕开它,把对方摔倒在地,更何况,“撤退”原本并不是最高领袖讲话的本意。
在此背景下,伊朗议会国家安全和外交政策委员会成员阿布·法德尔·达赫拉·万德认为,最高领袖除了敦促灵活执行复仇日期外,还打算改变或制定策略,他补充说,他认为第二版“真诚承诺行动”的实施是理所当然的。
基于伊朗政策的灵活性,伊朗议员在接受半岛电视台采访时解释说,通过利用旨在加沙停火的谈判来影响伊朗反应的强度和范围是可能的,伊朗不希望通过推迟预期的反应来扰乱谈判。
达赫拉·万德表示,与制定有利于德黑兰新交战规则的“真实承诺”行动类似,预期的行动将把伊朗的威慑力提高到大国的水平,他强调,西方国家的海军舰队和空军中队无助于击退伊朗的进攻,这些西方国家可能犯下的任何错误都可能使其在该地区的航母和军事基地成为其国家的合法目标。
这位发言人强调,“犹太复国主义-美国轴心”继续犯错误,特别是在加沙战争方面,尽管伊朗在过去几周表现出了支持停火谈判的灵活性,并在实施报复之前等待,以制定新的战术并制定其他战术。
推迟的理由
对于那些关注伊朗事务的人来说,众所周知,除了为了重新定位和准备开辟一条新战线或加强另一条战线之外,伊朗宗教领袖的言论中没有任何战术上的退缩,这引发了另一个问题,即伊朗推迟回应的理由及其与德黑兰一直遵循的等待有利风向的战略耐心政策的关系。
另一方面,政治研究员阿里·礼萨·塔克瓦尼亚 (Ali Reza Taghavinia) 则认为,推迟伊朗的反应——直到撰写本报告的那一刻——有其理由,第一个原因或许是由于前总统易卜拉欣·莱希逝世后以及组建新政府失败后该国正在经历过渡阶段。
他补充说,在萨法尔月期间,来自伊朗国内外的数百万穆斯林前往伊拉克卡尔巴拉市的侯赛因圣地,德黑兰每年都热衷于访问的成功,不希望在宗教访问季节破坏靠近伊拉克边境的西部地区的安全。
塔克瓦尼亚在接受半岛电视台采访时指出,鉴于西方在该地区的军事集结,该国正在按照其管理冲突的最高政策行事,这证明了其安排问题、制定战术以及针对各种情况制定替代计划的合理性,此外,其还了解占领实体及其西方盟友因延长不可避免的复仇而遭受的巨大损失。
他认为,鉴于对方的准备情况,有必要做好一切准备,准备好几条战线,其中一些可能是在境外,并指出,一些报道谈到“伊朗盟友在某些战线上的重新定位,这些战线将在一夜之间向被占领的巴勒斯坦领土开放”。
伊朗研究人员继续表示,鉴于在“与以色列占领阿克萨圣地持续冲突”背景下提前准备的一系列目标和情景,他的国家这次可能不会重复“真诚承诺行动”的情景,并强调,他不排除采取多方参与、跨越多条战线的复杂集体行动的可能性,“将使以色列人的鲜血浪费并流散在各部落中”。
他指出,最高领袖指示“惩罚以色列实体”四月初袭击伊朗驻大马士革领事馆,同时誓言在哈尼亚遇刺后将做出“严厉回应”,这是因为,考虑到2024年美国总统选举前的几个月,鉴于民主政府在此期间将经历的情况,这是对以色列实施惩罚的黄金机会,最近一次事件对德黑兰的影响更为严重。
在过去几周里,一些人开始大肆宣扬英勇撤退的旋律,另一些人则走极端,列举了推迟伊朗反应的理由,第三类人谈到了现阶段的敏感性,因为德黑兰正在为过渡期做准备,并面临着选择国家权力等级继任者可能出现的困难。
与此同时,伊朗观察家认为哈梅内伊是处理与“犹太复国主义-美国轴心”冲突的理想典范,并且不会在他们面前退缩,因为他在伊朗圈子里以做出艰难决定的能力而闻名,这使得抓住他的领导机会“成为使巴勒斯坦问题走上解放道路的必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