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两颗原子弹吗? 美国计划在越南拯救法国的故事

越盟士兵在法国最后的据点上举起越南国旗 (法国媒体)

1954年4月22日在巴黎举行的北约会议期间,法国外交部长乔治·皮杜尔无法掩饰他对从汹涌的奠边府前线传来的坏消息的恼怒和紧张。他的美国同事约翰·福斯特·杜勒斯似乎完全了解法国军队的困境和东道主的困境,于是他说:“如果我们给你两颗原子弹呢?”

越南西北部高地奠边府战役中法军阵地十分复杂。越盟军队(越南解放联盟)于1954年3月13日开始战斗,与越南革命党人进行了56天的血腥战斗,夺取了法国将军克里斯蒂安·德卡斯特里管理的基地的驻军和防御工事。对于法国军队及其总司令亨利·纳瓦拉将军来说,这是在整个印度支那的惨败。

法国部长对美国的慷慨提议感到惊讶,他没有当真,法国及其军队都没有为核场景做好准备,他们需要强大而有影响力的美国空中支援,而他们当时的想象力并没有导致他们诉诸核选择。

后来,皮杜尔解释称,他拒绝的原因是,本来应该消灭越盟军队的原子弹也会对法国士兵造成同样的效果。另外,这个提议并不严肃。

奠边府集中营陷落前不久,法国军事领导人在奠边府集中营内拍摄的最后一张已知照片 (盖帝图像)

救援法国任务

美国国务卿后来没有谈论这一提议,他当然没有被授权提出或实施这样的提议,但美国军方已经向他提出了在奠边使用核弹的可能性,而且他还担心法国在与越南的日内瓦和平谈判中表现出外交软弱,因此他的提议来鼓舞士气。

人们对美国的这一提议提出了许多质疑,但当时的历史学家和政治家明确证实了这些质疑。法国历史学家洛朗·塞萨里(Laurent Cesare)在题为《跨大西洋误解:美国与奠边府战役》的文章中证实,乔治·皮杜尔部长和法国代表团团长让·肖维尔大使的回忆录中都提到了美国的提议结束印度支那战争日内瓦会议。

塞萨里指出,外交部长乔治·皮杜尔在其著作《从一个抵抗到另一个抵抗》(世纪出版社,巴黎,1965年,第198页)中证实,他立即将这一信息传达给了他的3名亲密助手(他们是罗兰·德·玛格丽、莫里斯·舒曼和居伊·德拉图内尔)。法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当时)保罗·埃利将军也在他的日记中记录了这一提议。

奠边府战役中的一名法国士兵 (美联社)

另一方面,1969年至1973年担任法国外交部长的莫里斯·舒曼指出,“约翰·福斯特·杜勒斯实际上并没有提出原子弹,但他确实提出了一个建议,并提出了一个包含原子弹这个词的问题。”据皮杜尔说,他的第一反应就是表现得好像他没有认真对待这个提议。

根据1971年发布的五角大楼文件,美国实际上资助了印度支那战争约78%的费用,并向法国提供了军事和后勤援助,因为担心如果击败法国军队,共产主义扩张以及中国对该地区的控制。

此外,美国官员讨论了所谓的“秃鹰行动”(Operation Vulture)的额外支持,这是一项拟议的大型军事计划,旨在支持法国人参加奠边府战役,由德怀特·艾森豪威尔总统(1953年至1961年)及其顾问制定。

奠边府战役中数千法国士兵死伤 (美联社)

唤醒核幽灵

据美国作家兼历史学家约翰·普拉多斯称,该计划包括集中而密集的轰炸行动,并有可能使用原子弹和地面干预,这可能会导致与中国的战争。普拉多斯在他的书《天将塌下来:秃鹰行动:1954年美国在越南的秘密轰炸任务》中证实了这一点,该书基于解密文件和会议记录,其中包括总统德怀特·艾森豪威尔、时任副总统理查德·尼克松和其他高级政治和军事人物。

根据普拉多斯的说法,该计划包括选择在越盟阵地上使用至少3枚小型原子武器(战术)来支持法国。参谋长联席会议还制定了部署战术原子武器的计划,美国航母驶往北部湾(位于中国和越南之间)并在奠边府地区进行侦察飞行。

根据讨论,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阿瑟·威廉·雷德福海军上将表示支持这一核选择。除了当时驻扎在日本神奈川县横须贺市的第七舰队的航空母舰之外,美国的B-29、B-36和B-47轰炸机也可以实施核打击。

拒绝中共革命、憎恨毛泽东政策的老海军上将阿瑟·雷德福是支持实施“秃鹰行动”的最响亮的声音。他的这一结论是基于“三颗战术原子弹使用得当,将决定性地粉碎在奠边府围困法军的越南军队”,从而转败为胜。

美国空军司令内森·特温宁将军也支持这一行动,但美国陆军参谋长马修·李奇微将军强烈反对此事。

李奇微将军的观点是,仅靠空中力量无法挽救奠边府的法军,只有美军出动7个师(约10万士兵)才能挽救法军的败局。

美国总统德怀特·艾森豪威尔与副总统理查德·尼克松(左)和国务卿约翰·福斯特·杜勒斯 (盖帝图像)

强烈反对在亚洲再次发生地面战争的李奇微认为,如果美国干预越南,由于奠边府靠近越南北部,中国肯定会进行干预。这是基于1950年至1953年中国干预朝鲜战争的先例,理由是美国进军朝鲜对其安全构成威胁。

按照李奇微将军的辩解,如果中国介入越南,美军需要12个师(约18万士兵)才有机会获胜。他的结论是:“印度支那最终缺乏决定性的军事目标,对中国发动另一场地面战争将是对美国有限能力的危险转移。”

李奇微将军认为,雷德福上将因拒绝中国在该地区发挥作用而情绪激动,因此没有意识到美国在朝鲜战争结束后不到一年内再次与中国作战可能带来的政治风险,这一观点在美国联合部队内部引起了很大分歧。

相比之下,副总统理查德·尼克松、国务卿约翰·福斯特·杜勒斯和其他领导人都支持“秃鹰行动”,并向艾森豪威尔总统施加巨大压力,要求其接受该行动,认为有必要遏制越南的共产主义浪潮。

艾森豪威尔总统对1945年广岛和长崎的原子弹爆炸感到非常内疚,根据会议记录,他在一次会议上对雷德福海军上将和特温宁将军说道:

“你们一定是疯了,我们不能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第二次对亚洲人使用那些可怕的东西”

美国总统德怀特·艾森豪威尔

1954年4月4日,艾森豪威尔谨慎地同意实施雄鹰行动,前提是国会两院都批准,而且该行动还应采取联合的形式,其中包括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菲律宾、如果可能的话,还有泰国。法国还必须承诺在战斗中充分发挥作用,直到行动结束,因为当时巴黎正在与越南进行日内瓦谈判,而美国并不支持这一谈判。

另一方面,国会反对“秃鹰行动”作为美国的单方面行动,但愿意接受它作为美英联合行动,国会领导人还拒绝了理查德·尼克松要求通过一项决议,赋予总统在越南使用核武器的酌处权的压力,但历史学家阿兰·切萨里(Alain Cesari)表示,如果英国加入这次行动,他们愿意重新考虑这一点。

最终,英国拒绝同意或参与,美国军方和政界也不同意,因此“秃鹰”核行动及其常规和核计划仍然被隐藏。相比之下,法国得到了美国的大力支持,包括一座从欧洲运送物资的空中桥梁。

1954年4月30日,艾森豪威尔总统和理查德·尼克松副总统再次讨论了立即向法国提供几枚原子弹的可能性,但他们得出的结论是,使用凝固汽油弹对他们来说似乎更有效,因此他们宁愿维持核威胁,以阻止中国公开参与印度支那战争。

奠边府战役中被俘的数百名法国士兵 (盖帝图像)

一个麻烦催生另一个麻烦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1945年日本投降,法国收复印度支那殖民地。从1946年到1954年的8年时间里,它不得不进行一场血腥的战争,以维持其在印度东部和中国南部地区的影响力,这是受到两国文化影响的,越南受中国文化影响较大,柬埔寨、老挝、泰国也受印度文化影响。

随着胡志明领导的越南抵抗运动的升级,特别是在中国支持的农村地区,法国于1953年批准了“纳瓦拉计划”(以总司令亨利·纳瓦拉将军的名字命名),其重点是把奠边府谷地改造成印度支那最强大的军事基地,以控制整个越南和老挝的西北部,消灭越南正规军,这为按照计划控制越南全部领土并征服印度支那南部铺平了道路。

奠边府平原或盆地被选为这个营地,周围环绕着小山丘,在这些小山丘上建立了坚固的支撑点。到 1954 年,法国在印度支那的军队总数超过55000名士兵,其中,奠边府地区约有1.6万名士兵,分为北部、中部和南部地区的21个营,以及越盟部队补给线附近的49个强化营,其中包括8个以法国女性的名字命名,如加布里埃尔、比阿特丽斯、多米尼克、埃利安和克劳丁的防御工事点。

当时的法国将军们对这个基地夸大其辞,由于在Thanh山谷四个方向都有坚固的混凝土防御工事,该基地被称为“刺猬”。北越地面部队司令雷内·科尼(Rene Cogny)将军证实,“法军有足够的火力消灭比他们大4到6倍的敌人”。

越南领导人胡志明(中)和他左边的是武元甲将军,他们前面是奠边府的前线计划 (盖帝图像)

另一方面,据估计,法军对奠边府基地的资金和补给依赖于空中,没有足够的空中力量来扰乱包围该营地(基地)的越盟军队的战术。法国人一直敦促美国用重型轰炸机进行大规模空袭,摧毁越盟军队的防线并为其打开补给线。

1954年1月,越南劳动党(现越南共产党)政治局决定按照“速攻、速胜”的战略,发动控制奠边府的战役,但最初的损失和力量对比的悬殊,使武元甲将军决定停止进攻,将作战策略改为“稳攻、稳进”。

武元甲将军相信人民战争是针对训练有素、人数众多的军队的,他在回忆录中说,“每个居民都是士兵,每个村庄都是堡垒”。他的理论被证明在战斗中很有用,即:

游击战是经济不发达国家的广大群众对抗侵略性的、训练有素的军队的战争

武元甲将军

1954年3月13日,武元甲大将领导的越盟军队根据新战略发起进攻,并得到农村民众的广泛支持,奠边府山区和森林的道路被加宽和加长,并建造了更坚固的防御工事。挖掘了更深的战壕以接近法军基地及其防御工事,修建了道路以方便炮兵的移动,并从后方向前线提供了更多的给养、武器和其他补给,为长期战斗做好准备。

在攻势中,越盟战士摧毁了奠边府基地的北部防御工事,4月份其他大部分防御工事也同时遭到攻击,对其余地区的围困加剧,孟青机场被控制,法军因失去对机场和补给线的控制而开始崩溃,而降落伞和空袭的补给行动却没有取得成果。

越盟战斗机在奠边府前线与法国飞机对峙 (盖帝图像)

法国人对武元甲将军部队的能力感到完全惊讶,尤其是对山上的防御工事如雨点般猛烈的重炮打击,而他们没有考虑到这一点。1954年5月1日至7日,越盟军队控制了东部大部分防御工事,并发动总攻,摧毁了整个奠边府军事基地。1954年5月7日,越南国旗在克里斯蒂安·德卡斯特里将军总部所在地的最后地点升起。

根据一些估计,奠边府法军最终死亡人数达到2229人、5195人受伤、10998名囚犯,其中大部分是法属殖民地(塞内加尔、阿尔及利亚、摩洛哥、突尼斯)的士兵,而越盟军队的死亡人数则达到23000名战士。

武元甲将军(站立)在审查作战计划时 (盖帝图像)

这是欧洲职业军队首次在殖民地遭遇决定性失败,导致法国在远东影响力的终结,也为其他抵抗和解放运动提供了灵感,阿尔及利亚等法国非洲殖民地爆发了武装抵抗。

奠边府的失败标志着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的结束,并促成了1954年7月的《日内瓦和平协定》,该协定分裂了这个国家,并在北部建立了一个共产主义国家(首都河内),在南部建立了一个附属于西方的国家(首都西贡),这一分裂加剧了该地区的冷战。

对于越南人来说,这只是第一轮的胜利。1954年美国人停止“秃鹰行动”后,通过支持南越亲西方政权,很快逐渐陷入了第二次越南战争,然后在20世纪60年代初发生直接干预,导致他们陷入重大军事困境,一直持续到1973年,他们损失了5.8万多名士兵,美国因冷战影响而遭受的失败远大于法国。

来源 : 半岛电视台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