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痴迷于统治世界的虚假幻想

专家称,美国从阿富汗撤军是华盛顿反恐战争的灾难性失败(路透)

《外交事务》杂志发表了一篇文章,批评它所谓的美国沉浸在统治世界的“虚假幻想”中。

文章作者——他也是波士顿大学国际关系和历史名誉教授安德鲁·J·巴切维奇 (Andrew J. Bacevich) ——表示,盟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1945 年)中战胜了轴心国、纳粹德国、意大利和日本, 证明了美国民主力量的出现,并开创了美国将获胜的新时代。

然而,那场大战的一些盟友如今却是美国最顽固的敌人,每个人都竞相制造比美国在日本投下的核武器更致命的核武器,美国军队再次参与一场新的战斗,这次是在朝鲜半岛。

根据巴切维奇的说法,在那场胜利之后,任何实现和平的愿望都被搁置了,当美国在世界上的霸权地位变得清晰起来时,这件事似乎确定无疑,巴切维奇的论点基于美国近代历史上的战争证据。

巴切维奇表示,对于大多数美国人来说,第二次世界大战仍然是他们当代记忆的参考来源,而冷战则是对这种记忆的补充。

军事优势主张

作者谈到了美国在与纳粹德国、日本帝国和苏联的冲突中取得的胜利,其结果是,美国以军事实力为后盾的世界领导地位成为“必然”。

同时担任昆西责任治国研究所董事会主席的巴切维奇认为,1945 年取得的“来之不易”的胜利既不是对世界主权的认可,也不是对世界主权的保证,后来证明这只是幻想。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代价高昂且造成分裂的越南战争似乎打破了这些幻想,但 20 世纪 80 年代末共产主义的崩溃暂时让这些幻想复活了。

根据《外交事务》上刊登的杂志称,这些冒险——华盛顿在 2001 年 9 月 11 日袭击事件后采取冒险主义行动体现在其“全球反恐战争”中——再次暴露了美国军事优势的主张,并证明这是骗人的,巴切维奇补充说,美国外交政策机构一直坚持其“错误”的信念,即世界需要的是更多的美国军事力量。

巴切维奇表示,美国在阿富汗和伊拉克发动的旷日持久战争“令人失望”的结果,本应该为英国 1956 年苏伊士战争敲响类似警钟,那场战争迫使英国人承认他们的帝国计划已经走到了尽头。

然而,伊拉克的失败并没有阻止华盛顿加倍在阿富汗的战争努力,文章作者将其称之为“仓促行事,最终导致 2021 年混乱和羞辱性撤军”。

在巴切维奇看来,这一幕很可能是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冷战为特色时代的终结,以及随之而来抱负的终结,但那一刻很快就过去了,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俄罗斯入侵乌克兰重新确立了战后美国炫耀武力的传统。

作者认为,美国似乎准备重蹈在伊拉克犯下的覆辙,并以其对世界领导地位的承诺为其辩护。

美国痴迷于统治世界的虚假幻想

乌克兰是最后的机会

巴切维奇认为,乌克兰战争可能为华盛顿提供最后一次机会,让其吸取类似于英国从苏伊士战争中吸取的教训,“不会被打败”,他并补充说,美国对乌克兰的政策仍然是一种纪律严明的现实主义,然而,美国总统乔·拜登和他的团队在谈论这场战争时,以暗示美国力量“过时”的方式,表达了一种不计后果的狭隘道德立场。

作者在文章中详细讨论了 1950 年 4 月杜鲁门总统领导下的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发布的备忘录,即NSC-68号文件。

巴切维奇称该备忘录是关于战后世界观的“最权威”文件,这是当时由保罗·尼茨领导的美国国务院政策规划小组起草的文件。

该文件承认“自由社会的显着多样性、深度宽容和合法性”,并为整个冷战期间的美国政策设定了标准,NSC-68号文件包括国家安全委员会关于霸权的论点,并断言“在一个不断缩小的世界中”,国家之间缺乏秩序是不能容忍的。

这一事实强加给美国“领导世界的责任”,以及“通过符合自由和民主原则的方式建立秩序和正义”的承诺。

在巴切维奇看来,强调美国军事优势的必要性,或者使用武力的倾向,已经成为一种“不容置疑的信念”。

巴切维奇得出结论称,如果美国霸权的目标是通过明智地使用硬实力来建立世界秩序和正义,那么,结果充其量是喜忧参半。

他补充说,拜登在任期中期制定的大战略陷入了未被承认的矛盾纠缠之中,或许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可能是,华盛顿坚持有必要保持全球军事领导模式,即使其重要性正在下降,而且保持美国在国际体系中的特权地位的机会也在减少。

尽管如此——作者补充道——外交政策机构坚持认为,美国的军事领导无可替代,尤其是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就证明了这一点。

来源 : 外交政策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