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理会未能通过俄罗斯关于成立国际委员会以调查北溪管道爆炸事件的要求

当地时间3月27日,联合国安理会未通一项由俄罗斯提交的决议草案,该草案呼吁成立一个“独立的国际调查委员会”,以调查去年9月针对“北溪”1号和2号天然气管道的破坏行动。
这项决议草案得到了中国以及其他非安理会成员国(白俄罗斯、朝鲜、厄立特里亚、尼加拉瓜、委内瑞拉和叙利亚)的支持,并获得了3张赞成票(俄罗斯、中国及巴西),与此同时,由15个国家组成的安理会内的其他成员国则投下弃权票。
俄罗斯称,向安理会提出这项要求的原因在于,它已被排除在瑞典、德国和丹麦进行的调查之外。
安理会的部分成员国拒绝组建国际委员会,并重申它们对正在进行调查的三个国家的信心,并谴责俄罗斯试图“转移外界对其入侵乌克兰的注意力”。
俄罗斯提出的决议草案呼吁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成立一个国际委员会,以对“破坏两条天然气管道的所有方面进行全面、透明和公正的调查,包括查明肇事者、策划者、组织者和共谋者”。
要通过这项草案,就必须至少获得9个成员国的赞成票,而且安理会内的常任理事国也没有对其动用否决权。
俄罗斯常驻联合国代表瓦西里·涅边贾质疑“某些欧洲国家进行的国家调查的客观性”,并且指出,“在调查的掩护下进行抹杀证据和清洗犯罪现场的措施”也受到了质疑。
涅边贾补充称,“我认为在今天的投票之后,有关北溪天然气管道破坏行动的幕后黑手的疑虑已变得明显。”
另一方面,美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罗伯特·伍德,则“强烈”反对俄罗斯针对美国的“毫无根据的”指控。
在俄罗斯天然气管道爆炸事件发生近6个月后,尚不清楚谁应当对这起水下袭击负责。
据英国《泰晤士报》报道,美国资深调查记者西摩·赫什在最近发表的一项调查中指出,去年6月,美国海军潜水员在挪威的帮助下,在连接俄罗斯与德国的水下天然气管道上安放了炸药,并在3个月后引爆。
另一方面,美国否认了这些指控,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阿德里安·沃森还称赫什的调查“纯属想象”。
《纽约时报》曾在一篇报道中,根据美国官员审查的情报信息,而推断是一个“亲乌克兰的团体”参与了此次破坏行动。
发生在2022年9月26日的这起爆炸事件,严重损坏了波罗的海底部的北溪天然气管道,而该管道可将俄罗斯天然气输送至欧洲,目前,俄罗斯与西方国家仍就这起爆炸事件的责任相互指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