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斡旋下沙特与伊朗签署协议 对华盛顿的三维打击

中国斡旋下沙特阿拉伯和伊朗之间的调解——导致发表联合声明,为两国恢复外交关系铺平了道路——对华盛顿来说是一个打击,而在经历了充满许多复杂事件的漫长一周后,华盛顿已经准备好度过一个轻松的假期。
美国专家和观察家的反应表现出意想不到的震惊,以至于在某种程度上,他们中的一些人使用非外交术语来描述所发生的事情。
达成协议的消息对白宫和美国当局构成了三维打击,特别是考虑到华盛顿与协议的三个缔约方——中国、伊朗和沙特阿拉伯的关系陷入困境。

第一:与中国前所未有的紧张关系
最近几个月和几周,华盛顿和北京之间紧张局势不断加剧,在美国领土上空发现中国气球并被一架军用飞机击落,加剧了这种情况,随后,美国国务卿安东尼·布林肯宣布取消旨在修复关系的北京之行。
鉴于美国众议院一个特别委员会开始召开会议,以审议中国对美国全球霸权的威胁,北京认为这反映了美国首都对中国歇斯底里的状态,此外,华盛顿向台湾提供政治和军事支持、国会议员继续访台、华盛顿通过与日本、澳大利亚和印度建立四国同盟以及与英国和澳大利亚建立三国同盟,来巩固与中国邻国的关系。
华盛顿还与菲律宾达成了一项安全协议,使美国舰队能够使用菲律宾港口,此外,拜登政府限制向中国出口先进半导体技术,并禁止与一些中国科技巨头打交道,例如华为。
拜登总统政府还承诺,如果有关北京打算向俄罗斯提供武器以支持其在乌克兰战争的报道属实,将对中国实施制裁,美国情报部门估计,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计划近期访问莫斯科,并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会面。
最近,美国发布的报告表明,中国实验室是新冠病毒来源,而不是人们普遍认为的活体动物市场,这促使许多国会议员要求追究中国的责任。

第二:德黑兰核计划进展
根据美国国家情报总监艾薇儿·海恩斯 (Avril Haines) 上周二在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发表的声明,在德黑兰与世界六大国之间关于伊朗核问题进行的维也纳谈判停止六个月后,美国的估计表明,伊朗加快了其核计划的工作步伐,并开展了研发活动,使其更接近于生产制造核武器所需的材料。
另一方面,国际原子能机构的一份报告指出,在地下福尔多核电站发现了浓缩至 83.7% 的铀颗粒,略低于生产原子弹所需的丰度为90%的浓缩铀,这促使该机构的负责人拉斐尔·格罗西访问德黑兰,以寻求解决双方之间悬而未决分歧的办法。
与此同时,美国国防部长劳埃德·奥斯汀将军结束了对以色列的访问,本次访问主要目的是协调和交流情报,以防止伊朗发展其核计划。
在伊朗向俄罗斯提供了无人机,在战场上产生了重大影响之后,乌克兰战争是华盛顿和德黑兰之间另一个有争议的问题,这在华盛顿引起了广泛愤怒,促使美国对伊朗实施了更多制裁,并谴责伊朗与俄罗斯日益增长的军事关系。

第三:沙特阿拉伯战略考虑
过去一段时间,美国和沙特阿拉伯之间关系不冷不热,去年8月,“欧佩克+”联盟宣布将石油产量每天减少200万桶,相当于全球需求的2%左右,这对华盛顿来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一方面,美国统治圈认为利雅得的决定是对拜登政府的“一记耳光”,另一方面,此举被认为是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的“胜利”,因为普京希望提高油价以继续为乌克兰战争提供资金。
利雅得拒绝回应美国将减产决定再推迟一个月的请求,即使在拜登总统访问沙特阿拉伯并会见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之后,沙特阿拉伯也对此要求表示拒绝,这被美国人认为是两国战略关系的新起点。
在去年 7 月访问沙特阿拉伯期间,拜登向中东领导人保证说,“我们不会一走了之,留下真空给中国、俄罗斯或伊朗来填补。” 然而,拜登的叙述只不过是一厢情愿的想法,并没有触及中东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