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乌克兰战争将是G20会议讨论的重要议题

印度外交秘书维奈·克瓦特拉表示,俄乌冲突将成为二十国集团(G20)外长会议讨论的重要内容,但是东道主印度相信,这场战争带来的经济挑战也将得到同样的关注。
当地时间3月1日,维奈·克瓦特拉在各国外长抵达新德里参加会议时对记者们表示,“是的,鉴于俄乌冲突的性质和不断发展的局势,这将是会议讨论的一个重要议题。”
克瓦特拉表示,“有关粮食、能源和化肥安全的问题,以及冲突对我们面临的这些经济挑战的影响”,还有其他的问题也将得到“适当的关注”。
包括中国外交部长秦刚、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美国国务卿安东尼·布林肯在内的40个代表团将会出席这场会议。
在1日晚些时候举行的欢迎晚宴之后,相关讨论将于2日展开。
二十国集团包括富裕的七国集团,以及俄罗斯、中国、印度、巴西、澳大利亚和沙特阿拉伯等国,占到世界经济总量的85%和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二。
这一事件发生在上个月在班加罗尔举行的二十国集团财政部长会议之后——各国财长在谴责俄罗斯发动战争的问题上争论不休,最终未能就发表联合声明的问题达成共识,而只是达成了一份摘要文件。
这场财长会议的结果与去年11月在巴厘岛举行的二十国集团峰会类似,当时,会议东道主印度尼西亚也发表了一份承认存在分歧的最终宣言。
尴尬的主席国
另一位没有被授权接受媒体采访的印度外交部官员在匿名的条件下透露,印度并不希望乌克兰问题主导本次会议,但这仍将是会议议程上的首要问题。
这名官员补充称,新德里“打算继续代表全球南方的声音,并提出与该地区相关的问题”。
印度并没有谴责这场战争,但是其官员们表示,印度希望在今年担任二十国集团轮值主席国期间,将工作重点放在减轻贫困和气候融资等问题上。
在俄罗斯和中国淡化有关乌克兰战争的措辞之后,二十国集团财长在班加罗尔举行的会议未能达成一项共同声明。
担任二十国集团主席国的事实让印度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因为尽管印度和西方一样担心中国,但它同时也是俄罗斯武器的主要买家,并且还提高了俄罗斯石油的进口。
印度没有谴责俄罗斯的这次战争,尽管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在去年曾对俄罗斯总统普京表示,现在“还不是开战的时候”,而这一评论被视为印度对俄罗斯方面的谴责。
德国总理舒尔茨上周六在访问印度期间表示,他并不相信莫迪政府“对俄罗斯发起的这场进攻战争抱有任何幻想,而这场战争的目的是夺取其邻国的一部分领土”。

布林肯、拉夫罗夫将会出席
美国高级外交官员布林肯定于1日前往新德里,并与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一起出席二十国集团会议。
在俄美两位高级外交官员之间举行会晤,被认为是不可能的事情。自今年7月在巴厘岛举行二十国集团会议以来,这两位官员就没有在同一间屋子内待过,据西方官员称,当时,俄罗斯外长在演讲结束后立即离席,没有听取任何批评的声音。
两位外交官员的上一次单独会面,还是在2022年1月,也就是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几周之前。自那以后,两人只通过电话,但双方讨论的是其他问题,而不是战争。
据俄罗斯外交部称,拉夫罗夫已于周二晚些时候抵达印度,并将利用出席二十国集团会议的机会来抨击西方国家。
俄罗斯外交部在声明中指出,西方国家希望“实施报复,因为它们手中的主导权正不可避免地消失”。
声明补充称,“美国及其盟友的破坏性政策,已经将世界推向了灾难的边缘,并引发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倒退,严重恶化了最贫穷国家的局势。”

“间谍气球”
人们同样还怀疑是否会在新德里举行的二十国集团会议期间,举行中美两国外交领导人的会晤。
布林肯上个月在德国与中国最高外交政策官员王毅相遇,此前,美国于2月4日在其东海岸上空击落了一架所谓的中国“间谍气球”。
美国国务院表示,这一事件导致布林肯取消了原定的中国之行,并抨击称,这是“针对美国主权和国际法的不可接受的侵犯”、“绝不能再次发生”。
而中国方面否认这是一个间谍气球,并强调这是用于气象研究的气球。另外,美国在台海问题上的立场也激怒了中方。
据新华社报道,王毅敦促美方改变做法,承认并修复其过度使用武力而对中美关系造成的伤害。
布林肯还警告称,不要像华盛顿猜测的那样,向俄罗斯“摇摇欲坠的”战争努力提供任何“物质支持”。而中国方面否认存在任何此类意图。
新华社在上周援引王毅的话报道称,在莫斯科会见拉夫罗夫与普京之后,中国愿意与俄罗斯“加强战略协作”。
布林肯预计还将于3日会见来自所谓的“四国集团”——日本、澳大利亚和印度——的外长,而该集团被视为在亚太地区遏制中国影响力的堡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