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驻德黑兰大使馆遇袭 43 周年 伊朗人对其国家反美政策持不同立场

示威者在德黑兰纪念美国驻德黑兰大使馆遇袭 43 周年,并高呼谴责华盛顿政策的口号 (半岛电视台)

值美国驻德黑兰大使馆遭到袭击及其雇员被扣押43 周年之际,大群伊朗人周五早上纪念了该事件周年纪念日,德黑兰当局称其为“打击全球傲慢国庆日”。

1979 年,一群革命学生在伊朗袭击美国驻德黑兰大使馆大楼,在该纪念日前夕,伊朗最高领袖表示,“在大多数反伊朗事件中都可以看到美国的参与”,指责华盛顿试图影响伊朗舆论以助长该国的抗议活动,他将“支持伊朗抗议的美国官员称之为粗鲁”。

哈梅内伊在接待学生时表示,伊朗最近发生的事件是一场“混合战争”,敌人使出了浑身解数,他并强调,德黑兰不会忘记一些事件,并将履行承诺,“在适当的时候”对革命卫队圣城旅前指挥官卡西姆·苏莱曼尼将军遇刺事件做出回应。

伊朗最高领袖阿里·哈梅内伊:美国涉足大多数反伊朗事件 (伊朗媒体)

历史记忆

每年,伊朗人都会回忆起人质危机,当时,大约 500 名忠于革命及其已故创始人阿亚图拉·霍梅尼的学生于 1979 年 11 月 4 日冲进美国大使馆,以回应华盛顿允许被驱逐的国王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进入美国领土的举动。

革命学生将美国使团的 52 名雇员和外交官拘留 444 天,构成了一场重大的外交危机,其影响仍然存在于伊斯兰共和国和美国之间,尽管危机随着 1981 年 1 月 19 日《阿尔及尔协定》的签署而结束,人质于次日获释。

伊朗事务观察家清楚地看到,导致华盛顿与德黑兰断绝外交关系长达四十多年的危机,已成为伊朗社会对其国家反美政策看法的争论点,其中有人认为这确保了伊斯兰共和国政权的生存,而另一部分人则认为,这给伊朗带来了危机、制裁和地区冲突的负担。

示威者高呼“美国去死”和“以色列去死”以支持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政权 (半岛电视台)

半岛电视台在德黑兰市中心塔莱加尼街的美国大使馆前总部前对参加集会的一些参与者的意见进行了民意调查,他们将使馆的名字变成了“美国间谍窝”,他们一致同意德黑兰对华盛顿政策的正确性。

但在距伊斯兰革命街所在的庆祝场所不远的地方,59 岁的巴赫拉姆背向示威游行,前往德黑兰以西的自由广场,并表示,他认为,“人质危机确立了伊斯兰共和国的政治极端主义原则。”他并补充说,“制裁和外部压力是在国内外制造敌人的革命政策的结果。”

另一方面,46 岁的法蒂玛认为,她的国家本可以摆脱革命的外衣,避免很多外国压力,通过对话解决与美国的问题,对世界——特别是地区国家——采取灵活的政策。

美国驻德黑兰大使馆前总部墙上的壁画 (半岛电视台)

不同和分裂

在此背景下,伊朗前外交官费雷敦·马贾利将 1979 年伊斯兰共和国成立 9 个月后对美国大使馆的突袭,描述为伊朗为此付出了惨重代价的错误,也许是没收了伊朗在美国约 130 亿美元的资产,或许是 40 多年来对伊朗人施加的最简单的压力。

费雷敦·马贾利在接受半岛电视台采访时提到外交使团成员根据《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享有的豁免权,他强调,美国大使馆工作人员没有武装,德黑兰最好将他们视为不受欢迎的人,并为他们设定一个离开伊朗的最后期限。

这位前伊朗外交官补充说,伊朗的反美政策导致德黑兰退出国际体系,给该国带来了危机和制裁的负担,并使其成为该地区最贫穷的国家之一。

前美国驻德黑兰大使馆的墙壁已成为谴责美国政策的壁画展览 (半岛电视台)

另一方面,伊朗前驻亚美尼亚和巴西大使阿里·萨凯安为“革命学生拘留美国间谍并关闭美国间谍窝点的决定”辩护,他强调,美国大使馆正在努力破坏年轻的革命,以破坏革命并推翻伊斯兰政权。

阿里·萨凯安在接受半岛电视台采访时表示,伊朗革命胜利后袭击美国驻德黑兰大使馆,结束了华盛顿数十年来对德黑兰内政的干涉,他将这一事件描述为“实现国家独立的第二次革命”。

阿里·萨凯安最后总结说,伊朗革命口号是独立、打击全球傲慢、支持世界上的被压迫者,这是关闭“美国间谍窝”后取得的成果。

来源 : 半岛电视台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