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和筷子技巧如何帮助缓解中美紧张局势
美国前总统理查德·尼克松在1972 年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开创性访问之前,为他准备的一份备忘录中写道:“中国人对他们的食物感到非常自豪”。尼克松在北京与中国时任总理周恩来举行的豪华国宴向全世界进行了现场直播,这对于改善美国公众对这个几十年来一直被忽视的国家的看法至关重要。
半个多世纪后,食物再次在培育中美关系升温中发挥核心作用,随着美国国务卿安东尼·布林肯和财政部长珍妮特·耶伦最近结束了不到一年的第二次访华,膳食已成为稳定两国关系的关键因素,双方官员都希望利用所谓的“食物外交”的潜力。
耶伦四月初的访问因中国公众对她的食物选择的关注程度而引人注目,去年七月,她第一次来访,当时她选择了一家北京餐厅,提供来自中国南部云南省的正宗美食,其中包括如果烹饪不当会产生迷幻效果的蘑菇,这使她成为中国社交媒体的宠儿。
这一次,她不仅选择正宗的粤菜和川菜登上新闻头条,她在广州一家 1880 年开业的热门餐厅中使用的筷子,让人想起尼克松 1972 年的筷子技巧,也给东道主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北京师范大学任教的中国历史学家杜博思(Thomas DuBois)教授表示,尽管众所周知,耶伦在美国旅行期间会品尝当地美食,但在中国这样做的象征意义尤其明显。
杜博思告诉半岛电视台说,“在中国,美食是外交语言,中国人理所当然地为自己的烹饪文化感到自豪。她(耶伦)知道她的饮食方式会对她的访问产生重大影响。”
“如果你在中国吃得不好,因为这是一种非常痴迷于食物的文化,这不仅仅是品味不好的标志,也是你有问题的标志。”
杜博思指出,用来描述耶伦在中国饮食的常用短语之一是“谦虚”,这对中国人来说“极其重要”的性格特征。
他表示,“在中国,吃得好、知道怎么吃是一种深刻的道德哲学,归根结底就是要谦虚地根据发生的事情改变自己,比如来这里使用筷子。”
食物对于外交的重要性是外国驻华外交官众所周知的,一位欧洲大国驻北京外交官表示,与中国官员互动时,一起吃饭是首要任务之一。
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说,“在高层双边会议中,在节目中加入饮食元素非常重要,因为这样你就可以进行公开、坦诚的对话,”他并补充说,“双方都战略性地利用这些晚宴来建立信任关系。”
在这位外交官被派往北京之前,他接受的部分培训与中国宴会习俗有关,包括谁坐在餐桌上的位置以及敬酒的规则,他补充说,他的国家的部长在与中国同行会晤之前也会听取有关这些习俗的介绍。
即便如此,宴会也可能是一件棘手的事情。除了复杂的习俗外,中国菜的复杂性(使用多种食材)也可能给建立食物融洽关系带来挑战,尤其是食物过敏,这在中国相对罕见。
最近在中国安排的北京宴会上,每位来访的欧洲部长都有不同的过敏症,从乳糖不耐症到贝类。
这位外交官表示,“一名中国工作人员过来告诉我,他们很难为我们安排这顿晚餐,因为我们的部长们有很多不同的过敏症。”并补充说, “饮食习惯的这些差异会使事情变得复杂,并造成很多压力和焦虑。”
温暖报道
耶伦筷子技巧的七秒视频首先由一个据信由北京直接运营的社交媒体账户发布,该视频在网上疯传,多家国营媒体公布了耶伦美食行程的完整细节,包括她吃的所有菜肴。
资深评论员、前记者张峰在一篇关于中国流行应用程序微信的文章中指出,中国官方媒体对耶伦可爱一面的报道与近年来对美国官员的“冷漠”报道有所不同。
张峰写道,“耶伦的中国之行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中国普通民众的反美情绪,”唐纳德·特朗普担任总统期间,中国公众对美国的看法急剧恶化,特朗普在2017年国事访问期间吃了“美国化”的中餐,这是出了名的,但自乔·拜登总统上任以来,中国公众对美国的看法略有回升。
随着中国共产党寻求在国内经济挑战中稳定双边关系,近几个月来,中国官方媒体对中美关系基调的转变与这种温暖的报道是一致的。
这种做法有其历史根源,1972 年尼克松访美前夕,中国官员还利用食品来改善人们对美国的看法。对政权友好的美国人,例如记者埃德加·斯诺参加各种国宴的照片在国家和党内报纸上广泛流传。
然而,最近的软化言论也遭到了民族主义者的抵制。
直言不讳的《环球时报》在一篇社论中表示,“中国人民欢迎任何地方的人来享用我们的美食,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会反击无端指责和公然镇压”。
另一位直言不讳的批评者、新华社前记者董经纬在微信文章中指责同胞对美国“无可救药地迷恋”,并称他们是“精神上的美国人”。 他声称美国的声誉目前在中国“破产”,他称这是“一件好事”。
关于中共应如何塑造国内对美国舆论的争论,在布林肯四月底访问期间受到的冷淡接待中得到体现,其中包括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外交部长王毅的会晤。
虽然布林肯也在上海和北京的正宗餐厅吃饭,美国大使馆甚至分享了他与一位中国美食博主展示筷子技巧的视频,但他的饮食习惯受到的关注远不如耶伦。
对耶伦使用筷子的能力充满热情的社交媒体账户没有分享任何布林肯的烹饪冒险视频,相反,它强调了中国关于美国在中美紧张关系核心的各种红线问题上的“错误言行”的观点,这些问题包括台湾、南海和乌克兰。
在中国微博上,布林肯三天访问期间讨论最多的话题之一是在北京接受BBC采访,其中他因美国支持以色列对加沙战争而受到严厉质疑。
4 月 28 日,采访的相关主题标签跻身该网站讨论最多的 10 个话题,截至周二,浏览量已超过 6700 万次。 相比之下,有关耶伦饮食习惯的多个标签总共获得了 3900 万次浏览。
目前尚不清楚 BBC 的采访是否自然而然地疯传。 微博此前曾被指控操纵其标签排名系统,与国际政治相关的标签容易被操纵。
周六晚上,布林肯参观的上海餐厅的客座率约为 80%。 一名工作人员表示,该餐厅位于旅游热点,意味着他们总是很忙,布林肯的来访并没有导致顾客数量激增。
尽管如此,其他国家也认识到食物外交的力量。
周一,法国总统马克龙在巴黎举行长达数小时的会议后感谢来访的习近平主席,感谢他对不对法国干邑征收先发制人关税的“开放态度”。 北京在一月份对欧洲白兰地发起反倾销调查,一些人认为这是对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调查的回应。
马克龙随后带习近平主席和他的妻子前往比利牛斯山脉,在那里他们品尝了奶酪并喝了一些酒。
马克龙送给习近平主席临别礼物包括什么? 当然是两瓶干邑白兰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