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基督徒,好公民”:教皇方济各在蒙古主持弥撒期间向中国教徒发出呼吁

教皇方济各在访问蒙古期间谈及邻国中国,呼吁中国天主教徒成为“好基督徒和好公民”。
梵蒂冈和北京已有70多年没有建立正式外交关系,尽管 2018 年就中国天主教徒的治理问题达成了协议,但双方的关系一直紧张。
周日在蒙古首都乌兰巴托主持弥撒后,教皇方济各将注意力转向官方无神论的中国,有些中国公民特别为了教皇此行搭机来到乌兰巴托。
在天主教香港教区主教、候任司铎级枢机及耶稣会会士周守仁主教陪同下,这位86岁的教皇表示,他们与他一起向“中国人热烈致意”。
周守仁主教于四月访问北京,这是香港主教三十多年来的首次访问。
教皇表示,“我祝愿中国人民一切顺利。”他并补充说,“至于中国的天主教徒,我请求你们要成为好基督徒和好公民。”
参加弥撒的人群中有一名从中国西北部城市西安前往蒙古的中国妇女。
这位中国妇女表示,此行“相当困难”。
她表示,“让我告诉你,此行非常困难。”
这位中国妇女补充说,“但我需要坚持下去,让教皇知道这对我们来说有多困难。”

蒙古只有大约1450名天主教徒,而在首都由教皇主持的弥撒几乎涉及整个社区。
中国估计有 1000万至 1200 万天主教徒,作为“中国化”运动的一部分,中国任命了新主教,据悉,四月,北京对上海教区进行了新主教的任命。
另一位参加蒙古弥撒的中国妇女表示,她感到“非常幸运”能够参加弥撒并见到教皇。
这名来自河北省的女子告诉法新社说,“拥有自己的宗教并不意味着我们反对我们的国家,”她并补充说,“我们实际上为我们的国家祈祷。”
教皇周日使用的术语——“好基督徒和好公民”——是梵蒂冈向北京政府经常使用的一句话,旨在让其相信,给予天主教徒更多的自由只会有助于他们国家的社会和经济进步。
梵蒂冈对越南也使用了同样的措辞,越南在七月份允许梵蒂冈在河内派驻教皇常驻代表,促使双方关系有所升温。
梵蒂冈已要求中国允许在北京设立类似的办事处。

周守仁——本月将被教皇任命为红衣主教——在周六的一次教皇活动上告诉记者说,他希望香港的教会能够成为与中国大陆的一座“桥梁”。
教皇方济各称自己是“友谊的朝圣者”,他在访问期间赞扬了蒙古的美德,但警告腐败和环境退化的危险,这是该国面临的两大挑战。
首都的空气质量位居世界最差之列,去年的贪污丑闻引发了大规模街头抗议。
由于气候变化、过度放牧和采矿,蒙古大片地区也面临荒漠化的风险。
教皇将于周一晚些时候离开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