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核时代:美国、俄罗斯与中国为何竞相更新核武库?

自2022年2月俄乌战争爆发以来,俄罗斯总统普京便下令将该国核力量置于“高度戒备”状态,而在近一年后,即2023年2月,俄罗斯宣布暂停参与它与美国签署的《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该条约限制着两国可以部署的战略核弹头数量以达到限制两国的核武器目的,从而为一场新的、无限制的核军备竞赛敞开了大门。而这一次,俄罗斯、美国和中国均参与其中。
防止核武器扩散
在1968年达成的《核不扩散条约》,要求核武器国家“继续真诚地就有关早日停止核军备竞赛和核裁军的有效措施进行谈判”。根据核武器分析人士的估计,世界上的9个拥核国家(中国、法国、印度、以色列、朝鲜、巴基斯坦、俄罗斯、英国和美国)总共拥有近13000枚核弹头。然而,这项估计仅仅基于公开信息,可能还有许多其他数据或者事实尚未披露。
占到全球核库存90%以上的核武器仅由两个国家拥有——美国和俄罗斯。在核时代之初,美国希望保持对这种新武器的垄断,但是制造原子弹的秘密和技术很快就扩散开来。美国于1945年7月进行了第一次核试验,并于同年8月向日本广岛和长崎投下了两枚原子弹。就在仅仅4年后,即1949年,苏联便进行了它的第一次核试验。

随后,英国于1952年、法国于1960年、中国于1964年也进行了核试验。在当时,美国开始与其他国家进行谈判,以寻求防止核武器的进一步扩散,并于1968年达成了《核不扩散条约》(NPT),之后又在1996年达成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CTBT)。但是印度、巴基斯坦和以色列却从未签署过《核不扩散条约》,尽管它们都拥有核武库。
在缔结《核不扩散条约》时,美国和苏联(俄罗斯)的核库存各达数万枚核弹头。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美国和俄罗斯领导人通过谈判达成了一系列旨在限制核武器数量的双边协议和倡议,而这在后来帮助缩小了两国核武库的规模。
自冷战结束以来,美国和俄罗斯都削减了核武库,两国的核库存也较以前减少了很多。据美国国土安全通讯社报道,美国在1967年拥有近31225枚核武器。在1991年苏联解体之时,它在横跨11个时区的广阔欧亚大陆上的数千个地点内部署了近35000枚核武器。

根据军备控制协会在今年一月发布的情况说明,俄罗斯称其拥有6257枚核弹头,而美国则承认其拥有5550枚核弹头。核裁军运动活动人士莎拉·米德-琼斯向“Live Science”网站解释称,这种大幅下降主要是由于两国拆除了一些过时的核弹头。
但是在削减核力量承诺的另一面,美国科学家联合会核信息项目主任、斯德哥尔摩和平研究所研究员马特·科尔达估计,中国、印度、朝鲜、巴基斯坦、英国以及俄罗斯,很可能都在增加其军事库存中的核武器数量。
威慑概念的消失
国家积累核武器的主要目的是实现其所谓的“核威慑”,即拥有核武器可以通过类似的核报复威胁,来保护一个国家免受对手潜在的核攻击。但是俄罗斯对乌克兰的战争却暴露了这一理念的负面影响——俄罗斯总统并未在这里使用核威慑来保护俄罗斯的领土,而是使用核威慑来实现他在乌克兰的目标,即阻止西方通过常规军事力量来实施干预和保卫乌克兰。

这并不是普京第一次威胁使用核武器,此前他在2014年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期间就曾这样做。当时,俄罗斯领导人公开表示要将核武器置于警戒状态,而这一次,普京显然希望美国和北约能够意识到,如果西方代表乌克兰来进行军事干预,那么俄罗斯可能会诉诸使用所谓的战术核武器。
在核武器领域,“战术”一词指的是更小的核武器和更打击精准度更高的武器,这就意味着可以在战场上使用这类核武器以打击更小的范围,而不是摧毁整座城市,因此,对这类核武器的使用就更值得考虑,因为这并不意味着全面的破坏。
但是这里的灾难在于,核爆炸无论其规模大小,都具有巨大的破坏力。即使是0.3吨的小威力核武器,也会产生远远超过常规炸药的杀伤力。在2018年2月6日,时任美国国防部长的詹姆斯·马蒂斯向美国众议院军事委员会提供证词称,“我不相信存在战术核武器这样的东西。在任何时候使用任何核武器,都将改变战略游戏规则。而俄罗斯领导人已经明确表示,他们将把任何核攻击视为全面核战争的开端。”

新的核竞赛
相互威慑的理念支撑了全球削减核武器的努力,而威慑理念的消失则有可能会引发新一轮的核军备竞赛。在这样的背景下,俄罗斯总统普京于今年2月21日宣布俄罗斯暂停参与其在2010年签署的《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而这也是它与美国签署的最后一项限制核武器的协议——该协议限制双方不得超过1550枚战略核弹头、700枚远程导弹和轰炸机,并将发射装置和重型轰炸机数量减少至800个。
《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的最后一次续签是在2021年1月,为期5年,并将持续至2026年。俄罗斯暂停参与该条约,意味着它将不会发布有关其弹头部署的半年度数据,也不会允许在现场开展随机检查以核实其导弹和发射器的数量是否符合该条约的要求。针对俄罗斯出台的这一决定,美国采取了限制信息共享和强制检查等反制措施。然而,美国和俄罗斯目前都仍然遵守该条约对战略武器扩散的核心限制措施,直至2026年。
普京决定暂停俄罗斯在《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中的参与,这意味着当该条约在2026年到期之后,美国和俄罗斯很可能将不会再次达成限制战略核武库的协议,而这也将是自1972年以来首次出现的情况。如果没有这些限制措施,那么俄罗斯和美国可以通过在陆基和海基导弹上装载更多的核弹头,而在两年内将其部署的战略核弹头数量增加一倍,以使之达到3000枚甚至更多。再加上中国也在打造其核武库,局势将变得更加复杂,这可能会导致一场三边核军备竞赛,从而产生更多的不稳定。

核军控条约在冷战结束后对减少核风险产生了重大的积极影响,但是现在,这些条约正在瓦解,并且有可能将世界带入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新时代。在俄罗斯暂停参与《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之前,签署于1987年的《中程核力量条约》就已经宣告死亡,而这是第一项旨在销毁一整类核武装导弹的条约,即中程导弹——射程介于500至5500公里之间的武器。此前,特朗普统治下的美国在2019年退出这项条约,理由是俄罗斯存在违规行为。
在近20年前,即2002年,美国前总统小布什退出了限制反导弹防御力量的《反弹道导弹条约》,他在当时指出,这样做的原因是朝鲜和伊朗构成的风险正在日益上升。就在这样的背景下,俄罗斯暂停了对《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的参与,此外,俄罗斯还采取了另一项切实措施——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与白俄罗斯国防部长赫列宁于今年5月25日达成了一项正式协议,从而为俄罗斯在白俄罗斯境内部署战术核武器铺平了道路。这些战术核武器包括用于实战行动的炮弹、炸弹和导弹等短程核武器,而这项协议也代表着俄罗斯总统普京在核武器威胁方面又迈出了切实的一步。另一方面,美国在5个北约国家的6个基地内部署了近100个战术核武器。
在俄罗斯与白俄罗斯达成上述协议的近30年前,白俄罗斯加入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并宣布打算成为无核国。到1993年5月,白俄罗斯已经将它从苏联继承的战术核武器全部转移至俄罗斯境内。因此,在白俄罗斯部署新的核武器,将是一次巨大的倒退。如果俄罗斯在白俄罗斯领土上部署战术核武器,那么这可能会使白俄罗斯陷入核冲突——无论是作为发射平台还是成为潜在的报复目标。
英国杂志《经济学人》发表的一篇报道证实了上述说法。这篇报道还指出,新一轮核军备竞赛即将爆发,而阻止它将比阻止冷战冲突更为困难,其中的原因有很多,包括涉及美国、俄罗斯以及崛起的中国的“三方威慑”的复杂性,而这意味着我们即将走入一个与过去几十年来的情况截然不同的核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