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战争 美德关系的严峻考验

在周五前往华盛顿与美国总统乔·拜登在白宫会面之前,德国总理奥拉夫·朔尔茨昨天在议会(联邦议院)发表讲话,呼吁中国不要向俄罗斯提供致命(武器)援助,并呼吁北京利用中国对莫斯科的影响力向俄罗斯施压,以要求俄罗斯从乌克兰撤军。
德国的立场代表了柏林在乌克兰战争爆发时最初犹豫的重大发展,这引起了美国圈子对德国在这场战争中所持立场的一些担忧。
多年来,德国对使用武力的想法表现出极大的反感,而这种反感的根源可以追溯到二战时期的历史。2014 年,时任德国总理默克尔坚称,无法通过军事手段解决乌克兰冲突,即使莫斯科吞并克里米亚,德国此前也拒绝向基辅提供军事援助。

德国立场升级
俄罗斯袭击乌克兰后,美国立即向乌克兰提供军事援助,而当时德国因其历史关系和纳粹侵略俄罗斯和乌克兰土地的遗留问题而对是否采取类似举措犹豫不决,拜登和他的政府在处理德国最初的犹豫时表现出很大的耐心,因此在战争中的立场以新的方式塑造了华盛顿和柏林的双边关系,特别是因为两国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北约) 的两个最大成员,并且拥有最大的经济实力、巨大的工业和军事实力。
俄乌战争持续三天后,总理朔尔茨发表了德国现代史上最重要的演讲之一,他在演讲中取消了德国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投降以来一直存在的外交和国防政策,他将这场战争描述为一场“全球转型”,并承诺全面调整德国的外交和国防政策,以此作为回应。

各方利益和考量
德国最初将乌克兰危机视为地区安全问题,而华盛顿则将乌克兰战争视为其与中国和俄罗斯的复杂全球地缘政治棋局中的一盘棋。
对华盛顿来说,德国一直反对增加军费开支,该国的军费开支低于北约各国军费占比不低于GDP的2%的规定。
华盛顿反对德国参与俄罗斯北溪天然气管道,这在乌克兰战争前加剧了两国关系紧张程度,特别是在美国盟友威胁要实施制裁以阻止俄罗斯与德国的天然气交易情况下。
前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的多年统治破坏了华盛顿与柏林的关系,因为特朗普要求从德国境内的军事基地撤出数千名美国士兵,而华盛顿认为,德国有必要分担更多保卫欧洲的重担,以便美国可以分配更多资源在太平洋与中国竞争。

改变看法
在俄乌战争爆发之后,柏林改变了对俄罗斯的看法,德国意识到,俄罗斯并不是它所希望的伙伴,克里姆林宫的野心可能会延伸到乌克兰之外,而这恰逢德国人意识到,亚洲和应对崛起的中国将消耗美国更多注意力、资源和军事重点。
自二战结束以来,德国采取了前所未有的军事措施,向乌克兰提供了1000多枚反坦克导弹和500枚“毒刺”防空导弹,德国政府还取消了对将德国制造武器运往冲突地区的许多限制。
德国为逃离最近战争的数百万乌克兰人提供庇护,但拒绝派遣豹式坦克,并重申德国无法独自完成的理由。
朔尔茨表示,德国不会单独这样做,他希望美国向乌克兰派遣重型艾布拉姆斯坦克,后来实现了。

外交掩护
德国内部就是否应该向乌克兰提供豹式主战坦克产生了争议,当时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国家都没有向基辅提供坦克支持,西方制造的战斗坦克被提供给乌克兰,德国犹豫是否要自己这样做,之后,德国将华盛顿采取同样步骤作为条件,这后来发生了。
德国马歇尔基金会主任托马斯·克莱恩-布罗克霍夫 (Thomas Klein-Brockhoff) 表示,总理朔尔茨需要“外交和安全掩护”,才能做出让德国公众舆论感到不安的政策决定。
拜登公开赞扬朔尔茨总理对乌克兰的“坚定承诺”,并赞扬德国“采取渐进措施向乌克兰提供支持”。
朔尔茨在去年年底前做出了一个历史性的决定,同意向乌克兰派遣豹式主战坦克,尽管拜登否认他曾向朔尔茨施加压力,以迫使他改变了派遣德国坦克的想法,但长达数周的磋商提醒人们德国需要其最大的盟友。
布罗克霍夫表示,华盛顿的政策制定者现在意识到“德国人多么想跟随而不是领导”。

新军事学说
俄罗斯对乌克兰的袭击向德国及其军队武装学说发出了负面信息,特别是在没有对俄罗斯在欧洲舞台上任何升级进行军事威慑的情况下。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战败投降以来,德国通过了一部和平主义宪法,限制了其建立强大军队或在外国冲突中发挥任何军事作用的能力。
随着俄罗斯开始攻击乌克兰,德国正在加速改变其军队的武装理论,这在其反对者中引起了很多焦虑,而这些步骤在华盛顿受到了极大的欢迎。
德国当前 2023 年的军费开支约为 554 亿美元,与此同时,德国也开始着手建立1000亿欧元的专项基金,用于德国军队的现代化建设,最近,柏林宣布已与华盛顿达成协议,购买 35 架 F-35 战机。
布鲁金斯学会欧洲事务和裁军专家史蒂夫·皮弗在接受半岛电视台采访时对这一转变发表评论称,“美国理解并广泛支持在柏林做出的增加国防开支和增强两军能力的决定。”
与此同时,德国议会最近以绝大多数通过了一项宪法修正案,允许对德国军队进行数十亿美元的投资,这促使朔尔茨总理表示,德国将很快拥有欧洲最大的北约国家正规军,并补充说,这将极大地加强德国及其盟国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