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至高无上是一种幻想

《国家利益》刊登了一篇书评,这篇文章对昆西国家事务研究所(Quincy Institute for Responsible Statecraft)负责研究与政策的副所长斯蒂芬·沃特海姆(Stephen Wertheim)最近出版的一本题为《世界的明天:美国全球霸权的诞生》的著作发表了评论。
《国家利益》杂志以沃特海姆新著作中的关键词作为文章开头,作者在他的著作中写道,美国至高无上的现象是基于幻想的观念。
根据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流行说法,有远见的“国际主义”原则的支持者能够将华盛顿孤立主义者排除在权力位置之外,从而使美国摆脱了束缚其成为全球自由主义无可争议领导人和军事保证国地位的限制。

沃特海姆在播客的一次采访中表示,这种流行说法从没有出现过,他并表示,“(隔离主义)这一术语直到上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间才出现。当时,这个词语被用作形容词而传播,旨在歪曲那些反对使用武力的人的形象,这些人不希望美国与外界保持有联系。”
这本书的作者还补充说,“我们必须摆脱这样的想法:有一群美国人选择了孤立。他们根本就不存在。”
而且与之正相反,正如斯蒂芬·沃特海姆在他的著作中所声称的那样, “国际主义原则的支持者达成了广泛共识,即美国应避免卷入欧洲和亚洲的任何军事行动。”
但是,这并不需要与世界隔离,相反,国际主义的支持者坚持认为,美国与世界的接触必须在某种程度上相互限制,国际主义的支持者超越了民族主义,并呼吁国家与人民之间进行更大的政治或经济合作,呼吁进行贸易和其他领域的和平交流。这些国际主义支持者还强调说,华盛顿不要对西半球以外的国家使用“蛮力”政策,因为他们认为这是对旧世界的困扰。
在此背景下,美国扩大其对世界军事霸权的尝试最初在国内遭到抵抗就不足为奇了。正是至高无上的倡导者反驳了这一想法,他们指责古代国际主义者——美国至高无上倡导者将这些古代国际主义者嘲讽地称之为”孤立主义者“——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未能遏制法西斯主义,并宣称“真正的国际主义”等同于世界军事霸权。
沃特海姆表示,他们试图使美国主权或霸权看起来正常,甚至是将其看成理所当然。
这本书的作者发出警告称,某些精英仅企图使他们的选择合法化并将霸权或孤立主义描绘成唯一的选择,并不一定意味着他们的选择是错误的。作者并补充说,“至高无上的原始理由具有连贯的逻辑,因为这意味着要防止对欧洲和亚洲全球工业据点的极权统治。”
沃特海姆解释说,问题在于,如果美国奉行统治政策,那么这个项目将成为“自我维持和生存”,如果目标是军事至上,那么敌人是苏维埃、中国人、伊朗人还是朝鲜人,都没有关系。
根据“犁头基金会”(Ploughshares Fund)助理政策官扎克·布朗(Zach Brown)撰写的一篇文章称,只要美国利益在本质上保持全球性,那么美国的边界将不可避免地受到来自某一方的威胁。“犁头基金会”是一个反核武器扩散组织,致力于阻止利用核武器进行的冲突。
如果华盛顿不能安全地放弃这些利益,那么就必须捍卫这些利益。这就要求对军事基础设施进行更多的投资,而这将引发“部署在边远地区”的美军与“永远受到”美军威胁的地区大国之间无休止的军备竞赛。
有关于此,这本书的作者表示,美国在世界各地招致了许多敌人。“我们目睹了中东地区不可阻挡的战争,我们也看到了那些战争引起的仇恨如何变成对移民和政治对手的仇恨,也许是对民主本身的仇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