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抗议活动或将成为重大转折点

Published On 2019年12月22日
美国杂志《外交事务》上发表一篇文章说,印度发生的针对公民法的抗议活动可能导致严重转折、更新印度宪法。
作家普拉塔普·巴努·梅塔(Pratap Bhanu Mehta)表示,尽管遭到了暴力镇压,数千人被捕,多地互联网被切断,抗议活动仍广泛而激烈的进行,范围波及全国数十所大学,是数十年来印度发生的最大规模的抗议运动之一。
作者指出,公民身份法的修正案使印度意识到其面临的威胁到其基本宪法价值的危险,而恢复和保护宪法价值的道路可能是漫长而艰巨的。
将民族认同与宗教联系起来
作者指出,根据新法律,从阿富汗、孟加拉国和巴基斯坦非法移民到印度的宗教少数群体将被给予获得公民身份的机会,包括印度教徒、锡克教徒、佛教徒、耆那教徒、天主教徒和拜火教徒。但通过这个简单的条款,政府重新定义了已与宗教联系在一起的印度民族身份认同。此事引发了与印度宪法世俗主义有关的危机。
作者表示,《公民身份修正法》对印度独特的世俗主义构成了挑战,因为法律中提到的群体必须具备归化(获得国籍)的条件,但自1949年《印度宪法》制定以来,这是议会首次明确将宗教身份与公民身份权联系在一起。
拒绝实施
作者说,政府坚称上述在阿富汗、孟加拉国和巴基斯坦处于危险之中的少数群体不太可能在其他地方找到避难所,但这种说法掩盖了一些恶意。首先,该法律无视了那些国家中受迫害的穆斯林群体,例如巴基斯坦的阿赫迈底亚派信徒,其次,排除了其他潜在的难民和非正规移民来源,例如邻国缅甸和斯里兰卡。例如,该法案将罗兴亚人排除在获得印度公民身份的群体之外。
作者对印度政府宣布法案不涵盖的群体可以按照现行归化机制申请公民身份的诚意表示质疑,作者问道为什么不对所有受迫害群体采用单一的法律机制。作者说,鉴于此,可以得出结论:新法案的目的不仅是为了保护上述群体,而且是在采用与对待其他人不同的方式排斥和看待穆斯林。
作者指出,由于总理纳伦德拉·莫迪的政府公然发布歧视政策,许多州政府、包括与印度人民党结盟的一些州,承诺不采取措施为公民建立国家登记册。
来源 : 外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