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维营协议》40周年纪念:事件回顾

Published On 2018年9月18日
四十年前,即1978年9月17日,前埃及总统安瓦尔·萨达特和前以色列总理梅纳赫姆·贝京在美国的斡旋下签署了戴维营协议,六个月后,埃以正式签订和平条约——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的第一份和平条约。
事件回顾:
1973年10月,埃及与叙利亚在西奈半岛和戈兰高地对以色列发动突袭,旨在迫使以色列归还其在1967年6月战争期间占领的领土。
冲突开始埃及占上风,成功地破坏了部署在苏伊士运河沿岸的以色列军队,后来以军重新控制了运河。
12月,由美国和苏联领导的日内瓦和平会议,首次在没有叙利亚和巴勒斯坦代表在场的情况下,将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聚集一起进行直接谈判。
1977年11月9日,萨达特宣布打算去以色列,这让所有人感到震惊。他在埃及议会上表示:“我准备去地球的尽头,如果这样可以防止我的一个子民流血的话…… 以色列会感到震惊,现在我告诉你们,我准备好了去以色列议会与他们讨论。”六天后,梅纳赫姆向萨达特发出正式邀请。

埃及报纸记录着有关巴勒斯坦问题报道的发布标准 [半岛电视台-资料图片]
握手言和
11月19日,萨达特抵达耶路撒冷进行为期两天的访问,与他的敌人握手,并与以色列总理举行会谈,在议会上提出在整个地区实现“公正持久”的和平。
萨达特的访问具有历史意义,因为埃及与以色列的所有接触当时都是机密的,但实际谈判的启动则需要十个月的艰苦外交努力。
1978年8月,时任美国总统吉米·卡特邀请埃及总统安瓦尔·萨达特和以色列总理梅纳赫姆·贝京进行会谈,以寻求达成“中东和平的框架”。
9月5日周末,峰会在美国总统休养地戴维营开始举行(戴维营距华盛顿特区约100公里,地处森林,其中约有20所房屋)。三国领导人由他们的外交和军事顾问陪同。在为期13天的峰会期间,戴维营完全与世隔绝。
峰会期间,有至少23个协议版本被讨论,以及无数的修改。会议夜以继日地举行。期间,峰会一度失败,但是由于卡特的“穿梭访问”,峰会在最后几小时作出了决定。9月17日,签署和平文件后,两个敌人热烈拥抱,震惊了全世界。
埃以双方签署的两份文件名为《关于实现中东和平的纲要》和《关于签订一项埃及同以色列之间的和平条约的纲要》。第一份条约的序言写道:“和平解决以色列与其邻国之间的冲突时,所遵循的共同商定的基础是联合国安理会第242号决议的全部内容。”
分歧
两份文件都附有峰会期间交换的澄清函,该函证实了埃及与以色列之间关于耶路撒冷的全部争端,以及对西岸和加沙地带的争端。
埃以条约激起了阿拉伯人的愤怒,他们认为,这个曾经在纳赛尔总统时期引领阿拉伯国家的泛阿拉伯主义支持者,破坏了中东的权力平衡,签订了一份无视巴解组织的条约。
11月,萨达特与贝京同获诺贝尔和平奖,因为他们打破了两国人民之间的隔离墙。
1979年3月26日,萨达特和贝京签署了第一份阿以和平条约,根据条约,埃及于1982年收回了西奈半岛。
阿拉伯国家认为该条约是“单独媾和”,是一种背叛,特别是对巴勒斯坦人的背叛。阿拉伯国家与埃及断绝关系,中止埃及在阿拉伯国家联盟的成员资格。
1981年10月6日,伊斯兰主义者暗杀了在埃及受到猛烈批评的萨达特。直到1982年以色列入侵黎巴嫩后,其继任者穆巴拉克召回埃及驻特拉维夫大使,其相对温和的政策及对以色列的冷淡,才缓解了阿拉伯人的愤怒。
1994年,约旦成为第二个与以色列缔结和平条约的阿拉伯国家。
来源 : 法国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