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寻求扩大其在黎巴嫩境内的影响力

Russia is looking for power in Lebanon
俄罗斯与黎巴嫩在军事方面的关系仍然有限,但双方在经济、文化及政治方面的关系则有了显著的发展 [路透社]
在黎巴嫩中部山区城镇阿雷的一座小楼内,有一个新成立的俄罗斯文化中心,来自俄罗斯的金发姑娘格琳娜·帕夫洛娃,正在向争相学习俄语的学生们进行字母教学。格琳娜不断用俄语向学生们重复“你好,你近况如何”等日常用语。

在中东地区,俄罗斯的影响力开始逐渐增加,特别是在叙利亚,俄罗斯通过向大马士革政权提供政治与军事支持的方式,不断扩大其在叙利亚的影响力。

而对于中东小国黎巴嫩而言,众所周知的是,它一方面是伊朗政治势力的舞台,另一方面又体现着沙特及西方国家的势力。

但是近年来,俄罗斯政府似乎开始通过文化合作等软实力指标来寻求在黎巴嫩立足。

近25年以来,格琳娜一直生活在黎巴嫩,她向黎巴嫩学生教授俄语,她的梦想是,她的母语能在这个小国,与法国和英语抗衡。

格琳娜表示,“我们不希望在黎巴嫩仅有美国与法国的存在,俄罗斯同样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国家。”

1951年,俄罗斯驻黎巴嫩大使馆在贝鲁特设立了第一家俄罗斯文化中心,在此后数十年的时间内,黎巴嫩境内仍然仅有这一家俄罗斯文化中心。

文化中心

然而,在过去的10年内,在俄罗斯大使馆的直接支持下或在黎巴嫩人的倡议下,已有9家俄罗斯文化中心相继在黎巴嫩境内的不同地区宣告成立。

其中,仅在2018年这一年之中,就有3家文化中心宣告成立,包括中部地区的阿莱,东部地区的拉希亚,以及南部地区的哈绥比亚。

黎巴嫩政策咨询中心主任埃马德·里兹克表示,“俄罗斯在其中东战略的框架内实行了这种扩张,而这一战略的目的是保证俄罗斯在该地区的存在。”

研究俄罗斯在中东地区作用的研究员朱利安·努西提表示,“自过去几个月来,我们发现黎巴嫩与俄罗斯在文化合作方面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进展”,他还强调,“从很大程度上,黎巴嫩对西方人而言,是俄罗斯期望改变世界秩序的一个范例”。

黎巴嫩虽是中东小国,但长期以来,它一直是国际及地区利益进行角逐和较量的舞台。

从政治到经济再到对外关系,地区及国际层面上对黎巴嫩事务的干涉不断增多。

俄罗斯并不满足于加强其在黎巴嫩的文化影响力,因此,它进一步加强了与黎巴嫩之间的经济关系。黎巴嫩海关数据显示,俄罗斯向黎巴嫩的出口额,已从2012年的4.23亿美元,上升至2017年的7.7亿美元。

绿色走廊

当前,双方正在研究一个名为“绿色走廊”的项目,以加强两国间的贸易往来,特别是简化黎巴嫩农业出口品进入俄罗斯市场的程序。

2018年,俄罗斯诺瓦泰克公司与法国道达尔集团及意大利埃尼公司组成财团,并与黎巴嫩方面签订了在其水域进行石油和天然气开采的合同。

今年8月,黎巴嫩外交部长巴西勒在访问莫斯科期间,邀请俄罗斯公司参与同一领域内即将开启的另一轮招标工作。

俄罗斯驻黎巴嫩名誉领事杰克·萨拉夫表示,“我们希望俄罗斯人能够参与黎巴嫩的基础设施建设。”

undefined上周,黎巴嫩外交部长巴西勒(左)在莫斯科受到热烈欢迎 [路透社]

今年4月,在巴黎召开的关于支持黎巴嫩经济的会议期间,国际社会承诺向黎巴嫩提供超过100亿美元的担保,因此,黎巴嫩的投资预期进一步提升。

萨拉夫指出,希望俄罗斯企业能够参与部分由私营企业承担的项目。

俄罗斯也从黎巴嫩与叙利亚的关系之中受益。

巴西勒认为,“黎巴嫩应该成为叙利亚重建的平台,为实现这一目标,黎巴嫩与俄罗斯之间进行战略合作显得非常必要。”

萨拉夫表示,“俄罗斯企业争相在黎巴嫩北部扎根,以参与叙利亚的重建工作。”

黎巴嫩北部、东部与叙利亚交界的地区,逐渐成为了各大企业寻求进入叙利亚市场并参与其重建工作的基地。

但是,在美国及欧洲国家继续对来自俄罗斯与叙利亚的公司施以制裁的情况下,重建工程似乎变得非常复杂。

因此,萨拉夫指出,“黎巴嫩的银行在与俄罗斯的银行进行金融交易时,仍然非常谨慎。”

难民回归

根据政府方面消息,俄罗斯7月提出倡议,促进叙利亚难民回归家园。需要指出的是,黎巴嫩共接收了150万叙利亚难民,庞大的难民数量给这个中东小国造成了严重的负担。

而俄罗斯向美国提出了在黎巴嫩组建工作组的倡议,由来自美国、俄罗斯及黎巴嫩的代表参加。黎巴嫩的官员对这一倡议表示欢迎。

黎巴嫩总统米歇尔·奥恩宣布,俄罗斯提出的倡议可以保证近90万叙利亚难民返回家园。

在军事支持方面,俄罗斯也开始与美国竞争。但是,黎巴嫩军队长期以来,一直受到来自美国的武器及训练支持。

据萨拉夫透露,俄罗斯向黎巴嫩军队提出一份价值10亿美元的合同,以支持其设备与训练。但是,黎巴嫩当局“在最后时刻”拒绝了这份合同。

原因很简单,黎巴嫩当局担心失去美国在各个领域对其提供的支持。据悉,在过去的12年内,美国对黎巴嫩军队的援助总额已经超过了17亿美元。

来源 : 法国媒体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