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为岌岌可危的伊核协议寻求“明确未来”

等等
扎里夫(左)访问北京旨在维护伊核协议的外交之旅 [Thomas Peter/路透社]

伊朗外交部长在美国撤出伊核协议后,开启前往其他协议签署国的外交访问,并在中国举行了会谈。

扎里夫5月13日在北京发表讲话时强调,德黑兰方面愿意”对所有选择持开放态度”,但他乐观地认为,此轮谈判可以挽救2015伊核协议。

扎里夫说,”我们希望通过对中国和其他国家的访问,将能够为协议建立明确的未来”。中国方面代表王毅也出席了此次会议。

“但是,如果核协议继续下去,伊朗人民的利益必须得到保证。”

5月13日早些时候,伊朗总统鲁哈尼表示,伊朗将继续奉行该协议, “如果其余五个国家遵守协议”的话。

外交之旅

在中国之行之后,扎里夫将出席在莫斯科和布鲁塞尔与该协定其他签署方代表的会谈。

根据该国在维也纳与世界六大国–中国,法国,俄罗斯,英国,美国,德国和欧盟–签署的协议,伊朗缩减了其铀浓缩计划,并承诺不再寻求发展核武器,以换取经济制裁解除。

国际原子能机构(原子能机构)一再证实,德黑兰已全面履行其核承诺。

然而,长期批评该协议的美国总统特朗普藐视其欧洲盟友的最后努力,宣布华盛顿方面退出该协议。

白宫发表声明说,特朗普指示他的政府”立即开始实施协议的相关制裁”。

制裁将针对伊朗经济的关键部门,包括石化,能源和金融。

声明还指出,所有在伊朗经营的外国企业将被要求”放弃”其活动,否则需”面临严重后果”,在实际上威胁到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商业交易。

自签署该协议以来,包括西门子和道达尔在内的一些欧洲公司已在伊朗开展业务。

特朗普在宣布这一决定时称,该协议”存在缺陷”,并声称在制裁解除后,德黑兰方面”利用其新资金制造具有核能力的导弹,支持恐怖主义,并在整个中东及其他地区造成严重破坏”。

然而,一些分析家指责他将对伊朗的强硬政策。

国际反应

交易的签署方已经迅速谴责特朗普的决定。

据新华社报道,中国外交部长于5月13日与扎里夫会晤后表示,中国将”努力维持核协议”。

“中国将以客观,公正和负责任的态度,与有关各方保持沟通与合作。”
本周早些时候,法国,德国和英国对美国撤军表示”遗憾和担忧”。

法国总统马克龙,德国总理默克尔和英国首相特蕾莎•梅于5月8日表示,”我们共同强调我们对伊核协议的持久承诺。这项协议对我们的共同安全仍非常重要。”

俄罗斯也批评特朗普的决定,,俄罗斯克里姆林宫发言人德米特里•佩斯科夫(Dmitry Peskov)在向国家通讯社TASS发表的评论中声称,此举是”变相的保护主义”。

在离开伊朗之前,扎里夫通过Twitter发表政府声明,批评特朗普的”极端主义政府”放弃”被国际社会公认为外交胜利的协议”。

半岛电视台记者泽因•巴斯拉维(Zein Basravi)说,扎利夫此次巡访是为了”挽救核协议”。

“他们相信俄罗斯和中国会站在他们这边,成为他们最亲密的盟友和最大的支持者,”巴斯拉维补充说。

“但是,面对……美国在全球银行体系中的地位,以及他们可能对在伊朗开展业务的欧洲国家和企业采取的惩罚性措施,欧洲又能为他们做些什么,这确实是一个问题。”

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称美国此番撤回举动”厚颜无耻”但”无足轻重”。
哈梅内伊于5月9日表示,伊朗不信任法德英三国会为伊朗提供维持协议的”真正担保”。

巴斯拉维表示,鲁哈尼政府的”政治健康……岌岌可危”,因为该政府已经”全然倾注于这个协议,并将它作为支持国家经济困境的答案”。

“现在,尽管强硬的政府批评者仍表示支持总统,但他们预测,这将动摇鲁哈尼内阁的根基,”巴斯拉维补充说。

伊朗警告说,为了回应特朗普的决定,伊朗可以”无限制地”恢复其浓缩铀。

来源 : 半岛电视台+通讯社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