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专家组从叙利亚杜马采集化验样本
![联合国调查人员抵达叙利亚一周后才能允许进入杜马地区 [路透社]](/wp-content/uploads/2018/04/96c50c28-6eeb-4617-a84b-17a305e2ab97.jpeg?resize=770%2C513&quality=80)
联合国禁止化学武器组织宣布,其派出的专家团队于4月21日进入叙利亚杜马地区,对疑似在4月7日发生化学武器袭击并造成数十位平民死亡的地点提取了化验样本。
禁止化学武器组织发表声明称,调查团队进入杜马”以收集与疑似化学武器袭击相关的样本进行化验”,声明指出,该组织将对形势作出评估并制定下一步的行动计划,且不排除再次进入杜马的可能性。
该声明表示,”调查团队收集到的样本将被送往禁止化学武器组织位于海牙郊区莱斯韦克的实验室,然后再被送往组织其他的实验室中进行化验。”
该声明强调,将基于样本化验结果及调查小组收集到的其他信息与物质来制定报告,并提交禁止化学武器组织的各个成员国。
在此之前,俄罗斯外交部宣布,联合国调查小组抵达了杜马内部”疑似使用过有毒物质的地点”。
需要指出的是,叙利亚反对派及西方国家指控叙利亚政权对此次袭击负有责任,但这一指控遭到了叙利亚政权与俄罗斯方面的否认。
美、英、法三国对叙利亚政权部分据点发起空袭,作为对杜马化武袭击事件的回击。
西方国家警告称,推迟国际专家进入杜马的时间,可能导致有关化武袭击的证据被销毁。
收集证据
法新社援引国际专家的话称,虽然过去了很长时间,但是从技术层面上来讲,仍有可能发现对调查有利的化学元素。
根据这些专家的意见,可以从幸存者的身体(尿液或血液),或者从尸体的器官,或者从其他物体(包括衣服、墙壁、岩石及土壤等)之中检测出证据。
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在袭击地点发现直接痕迹的可能性而变得相当渺茫,特别是在疑似氯气袭击发生十多天之后,而氯气又是一种极易挥发的气体。
专家表示,无法通过对人体的检测而证明氯气袭击的存在,因为在自然状态下,人的血液中本身就存在这种元素。
但是沙林气体则有不同,专家表示,根据人体暴露在沙林气体中的程度不同,”在袭击两周,甚至一个月或更久之后,仍可以发现沙林的存在”。
化学与生物武器专家拉尔夫·特拉普表示,”氯元素在有水的环境中,可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如建筑中使用的金属等”。
拉尔夫表示,”这不可能成为压倒性的证据,但是如果将之与其他的证据联系起来,则可以证明确实发生过氯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