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叙利亚儿童

2011年3月,叙利亚抗议活动爆发,这可能是二战以来最严重的难民危机。虽然受起义影响的数百万叙利亚人仍然在国内流离失所,但大多数人已经逃离该国,到邻国约旦和黎巴嫩寻求庇护。
根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官方数据,目前,儿童在难民总数中所占的比例几乎达到50%。现在,这些孩子恐怕会成为”迷惘的一代”。
“如果我们不给他们提供教育,他们就会迷失方向,这将是将要重建国家的一代,他们是未来。孩子们觉得他们没有梦想。他们应该是重建的未来。孩子们感受到他们的视野和希望被限制了,”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黎巴嫩的索哈·卜萨特·布斯塔尼(Soha Bsat El Boustany)表示说。
在这部影片中,现居黎巴嫩和约旦的叙利亚儿童讲述了让他们记忆犹新的生活,以及在目前的情况下,他们很难接受教育。
11岁的莉莲(Lilian)和12岁的诺阿·阿萨夫(Roaa al-Assaf)生活在约旦。他们的父亲在被捕后,就失去了消息;他们的母亲已经在叙利亚遇害。 “我看到他们是如何轰炸人们的,战斗机,狙击手和导弹,我看到了在爆炸和’麻烦’期间我不应该看到的事情,”诺阿·阿萨夫说。
女孩们记得,伴随着炸弹和断电的声音,学校陷入黑暗。经过一段时间的创伤后回到学校,她们无法专注于家庭作业,女孩们现在觉得她们’安全,有家’。
同样12岁的巴德尔·萨赫尔(Badr El Thaher),在离开叙利亚后,一直没有上学。他现在是一名送货员,帮助家人维持生计。他每次的送货服务会收费1美元作为报酬,他使用重型的超大手推车作为交通工具。
“有时候我回到家里,感到很疲惫,似乎我的背部都会断裂,”他说,”我没有力量再走了。”
在黎巴嫩,14岁的奥黛·埃尔西诺(Oday El Sino)正在展望未来,他明显渴望再度拥有一个家。在叙利亚局势升级之后,他”没有梦想”-但自从在萨德纳耶尔(Saadnayel)上学后,情况发生了变化。他的梦想是”成为一名工程师,学习如何重建国家”。
即使有幸能上学的孩子-无论是在黎巴嫩还是在约旦-都很难从他们的新生活中获得最大收获。随着新课程的调整,叙利亚和”当地”儿童之间的隔离,以及学校缺乏购买教材的资金,逃离叙利亚战争似乎只是叙利亚难民儿童”麻烦”的开始。
“在叙利亚,我们有书籍和文具,但这里没有,”11岁的萨德·易卜拉欣(Saad Ibrahim)说,”我们把老师讲的一切写在笔记本上,因为我们买不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