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亚洲城市面临更严峻的粮食挑战

Published On 2018年11月2日
联合国官员11月2日表示,在亚洲快速发展的城市中,数亿名儿童和成年人遭受营养不良的困扰,这种情况将在无法实现“包容,可持续和注重营养”的城市规划下愈演愈烈。
四个联合国机构在曼谷发布的一份报告中指出,亚太地区的城市化率是全球最高的,同时这里也容纳全球8.21亿营养不良人口的50%以上。
“减少食物缺乏的进展已大幅减缓,”粮食及农业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世界粮食计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的区域负责人说。
他们在一份声明中表示:“随着农村到城市的迁移继续快速增长,尤其是较贫困的家庭,许多国家面临城市人口营养不良的挑战。”
盐,脂肪,糖
联合国在早些时候的一份报告中称,由于冲突和气候变化,全球饥饿在2017年连续第三年上升,危及到2030年结束此危机的全球目标。
与此同时,超过八分之一的成年人面临肥胖的困扰,亚太地区儿童的肥胖率增长最快。因为人们对盐,脂肪和糖含量高的加工食品摄入量更大。
预计到2050年,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和印度将占全球城市人口预计增长的四分之一以上,其中约有6.9亿人将迁往城市。
历史上,城市化被视为社会和经济转型的标志,这与更高的生活水平相关,包括更好的健康和营养。
“然而,如果管理不善,快速城市化也会导致食物系统功能失调,从而导致同一城市甚至同一家庭内出现营养不足和肥胖,”报告指出。
贫民窟的增长
生活条件恶劣加剧了这一挑战。该地区大约三分之一的城市人口生活在贫民窟,获得福利或安全的机会有限,这对其粮食安全,营养和生计有深远影响。
报告指出,该地区的城市粮食政策必须考虑到交通,基础设施,住房,教育以及水和卫生设施。
“城市规划者必须成为新的营养合作伙伴,”它指出。 “如果亚太地区没有引领潮流,世界就无法实现2030年的零饥饿目标。紧迫感不容小觑。”
来源 : 路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