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世界报:沙特陷入外交困境

![贝鲁特某街道上高举的哈里里照片 [路透社]](/wp-content/uploads/2017/11/b35f42cb-e812-4f8f-af04-a1fe40970a3e.jpeg)
灾难性结果
贝鲁特阿拉伯大学法学教授阿里·穆拉德称,这是一个灾难性结果,沙特并未预料到黎巴嫩对此的社会反响。
世界报称,沙特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借黎巴嫩总理哈里里11月4日的异国辞职事件,来敦促黎巴嫩逊尼派反对亲德黑兰的什叶派真主党。
该报还称,此事的真实目的是宣传哈里里在沙特阿拉伯国家电视台上发表的要”切断”伊朗手臂的承诺。
世界报称,沙特阿拉伯曾介入区域反伊朗政权的运动中,其希望这个戏剧性决定能够重塑黎巴嫩政治形势,使其朝着更有利于沙特的方向发展。然而,事与愿违,两周以来,事态正朝着相反方向发展。
“沙特此次外交行动的结局与预期正相反,关注者们没有把目光放在真主党上,虽然这个民兵组织建立了一个国中国,其不顾与政府的同盟关系,在该地区给予伊朗众多优先权,但人们更多地在关注利雅得公然干涉黎巴嫩内政一事。
举动与回应
文章作者称,大部分黎巴嫩民众对沙特此举动做出回应,他们认为这是一种绑架行为。
作者补充道,萨阿德·哈里里这位优秀的政治家在一夜之间成为了街头英雄。除了少数的利雅得支持者外,大部分逊尼派认为沙特此举是对黎巴嫩的背叛,他们更愿意团结在其领导者之下,而不是去抗议首都贝鲁特南部城市哈雷特哈瑞克(Haret Hreik),该地区是真主党主要聚集区。
穆拉德称,沙特曾预期哈里里的辞职将很快推动事态进入第二阶段:即就成立新政府进行谈判,但是民众的抗议及米歇尔·奥恩总统拒绝接受总理辞职的坚定立场,使得沙特仍旧滞留在第一阶段。
据世界报称,结局正相反,人们没有关注真主党,虽然这个民兵组织建立一个国中国,其不顾与政府的同盟关系,在该地区给予伊朗众多优先权,但人们更多地在关注利雅得公然干涉黎巴嫩内政一事。
行动和结果
世界报认为,这并非32岁的穆罕默德·本·萨勒曼王储首次采取外交行动,自2015年1月起,以王储身份登上政治舞台以来,这位年轻的王储制造了令沙特仍深陷其中的两起危机。
该报还称,第一起危机为沙特与也门胡塞武装的对抗,这使得沙特自2015年起便陷入了无法胜利的战争之中,另一起则为自今年6月起,沙特对卡塔尔实施外交和经济封锁,并指控其与伊朗、IS及沙特什叶派有关,沙特王储欲借此来让卡塔尔屈服。
世界报认为,沙特危机仅仅是其采取”博美犬”外交手段的后果之一,其完全不顾多哈在过去二十年间在外交、军事、文化、体育等领域形成的盟友关系网,也不管多哈与西方国家的友好关系,而断然与卡塔尔断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