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尔福宣言:一个世纪后

“英皇陛下政府赞成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民族家园,并会尽力促成此目标的实现。但要明确说明的是,不得伤害已经存在于巴勒斯坦的非犹太民族的公民和宗教权利,以及犹太人在其他国家享有的各项权利和政治地位。”
这份宣言让犹太复国主义者在巴勒斯坦建立犹太国家的目标成为现实,其也广泛地被认为是1948年对巴勒斯坦人的种族清洗和数十年巴以冲突的主要推动因素。
在这里,半岛回顾贝尔福宣言时代的一些重要影像。
![时任外交大臣的贝尔福在1917年签署了贝尔福宣言。这张图片摄于1925年,当时他正在耶路撒冷的希伯伦大学进行演讲。[Artist Topical Press Agency/Historica Graphica Collection/Heritage Images/盖蒂图片社]](/wp-content/uploads/2017/11/fe93011b-bb54-486f-a304-170d1c21f606.jpeg)
![1936年,阿拉伯抗议者行至约旦首都安曼,以抗议贝尔福宣言。横幅上写着:“阿拉伯人的巴勒斯坦”和“我们的祖国是我们的信仰,完全的自由是我们的性命”。[Roger Viollet/盖蒂图片社]](/wp-content/uploads/2017/11/7f060cc8-db39-4269-9bec-1acb3c66a8d6.jpeg)
![1925年4月9日对耶路撒冷的一次访问中,贝尔福向罗纳德·斯托尔斯总督讲解圣墓教堂的特点。[Topical Press Agency/赫尔顿档案/盖蒂图片社]](/wp-content/uploads/2017/11/12176e0f-d2d0-47ba-9be4-3b8fea281284.jpeg)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贝尔福和前首相大卫·劳合·乔治在伦敦的合影。[Photo12/UIG/ 盖蒂图片社]](/wp-content/uploads/2017/11/1a9b7ab8-e758-4aeb-b5da-6718b9db6b3f.jpeg)
![前全球犹太复国主义组织主席哈伊姆·魏茨曼和他的妻子薇拉,摄于伦敦的圣詹姆斯宫外。关于在英国控制下的巴勒斯坦成立以色列国的讨论就是在这里进行的。[盖蒂图片社]](/wp-content/uploads/2017/11/d753a45d-b4a9-4705-bf36-8602da7cbe0d.jpeg)
![前英国内务大臣赫伯特·山谬在1920年7月抵达耶路撒冷,准备以高级长官的身份接管英国托管下的巴勒斯坦。[Keystone-France/Gamma-Keystone/ 盖蒂图片社]](/wp-content/uploads/2017/11/ce240da6-4803-484e-b73d-4937bbfe8e6a.jpeg)
![沃尔特·罗斯柴尔德是英国犹太团体的傀儡,贝尔福宣言正是写给他的。照片摄于1927年7月。[福克斯照片/盖蒂图片社]](/wp-content/uploads/2017/11/0c8c0a04-e558-46e3-b107-aa6448f6daa1.jpeg)
首先,用巴勒斯坦裔美国学者爱德华·赛义德的话来说,这份宣言是”欧洲大国作出的……关于一片非欧洲的领土……完全无视了在这片领土上土生土长的大多数居民之存在及其愿望”。
本质上,贝尔福宣言承诺给犹太人的,是占到当地人口九成以上的土地。
其次,这份宣言是英国在战时作出的三份相互矛盾的承诺之一。
发布时,英国已经在1915年的侯赛因-麦克马洪信件中承诺给予阿拉伯人独立。
在1916年的赛克斯-皮科协定中,英国还向法国承诺,巴勒斯坦大部分土地将处于国际行政管辖之下,剩余区域则将在战后由两个殖民国瓜分。
但这份宣言却意味着,巴勒斯坦将陷入英国占领,那里生活的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将不会获得独立。
最后,这份宣言引入了一个国际法中尚未出现的概念–“民族家园”。不是”国家”,而是犹太人的”民族家园”–这个语义模糊的表述让人们可以随意进行演绎。
这份文件更早些时候的版本使用了”将巴勒斯坦重新构建为犹太国家”,但这个说法被更换了。
据称,在与犹太复国主义领导人哈伊姆·魏茨曼的一次会面中,亚瑟·贝尔福和当时的首相大卫·劳合·乔治曾称贝尔福宣言”指的一直都是最终的犹太国家”。
贝尔福宣言为何会被签署?
关于贝尔福宣言为何会被签署这个问题,人们已经争论数十载,历史学家也提出了诸多不同的说法。
一些人认为,当时英国政府内部的不少人本身就是犹太复国主义者,也有人说,这份宣言的签署是出于反犹的目的,通过把巴勒斯坦交给犹太人,来解决”犹太问题”。
主流学界就以下的观点有普遍的共识:
- 对巴勒斯坦的控制对于将埃及和苏伊士运河保持在英国势力范围内有着帝国战略意义
- 英国必须站在犹太复国主义这一边,以获取美国和俄罗斯犹太人的支持,英国寄望于这些人可以鼓励其政府继续参战,直至得胜。
- 犹太复国主义者密集的游说,再加上英国犹太复国主义者同英国政府间紧密的联系。一些政府官员本身就是犹太复国主义者。
- 英国政府对于在欧洲经受迫害的犹太人抱有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