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利森与本庶佑缘何获得诺贝尔医学奖?

Published On 2018年10月3日
当地时间10月1日,2018年诺贝尔医学奖在斯德哥尔摩颁发给了两名免疫科学家:美国科学家詹姆斯·艾利森与日本科学家本庶佑。那么,二者缘何能够问鼎如此殊荣?
答案很简单:两位科学家在癌症治疗领域掀起了一场革命。艾利森与本庶佑发现了一种方法,能够帮助患者的免疫系统以更快的速度来对抗癌症。
这种革命性的方法与其他那些针对癌细胞的靶向疗法有着根本上的不同。
两位科学家成功地揭示了癌细胞是如何规避人体的免疫系统的攻击的,特别是二者鉴定出的两种免疫球蛋白“PD-1”与“CTLA-4”,被称为“免疫屏障”与T细胞抑制剂。
T细胞是白细胞的一种,在人体对疾病的自然免疫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这些免疫球蛋白会阻止身体自然的防御行为,并阻碍癌细胞的消灭。新型的治疗旨在消除这些蛋白质,并允许免疫系统更加迅速地发起抗癌行动。
诺贝尔委员会在斯德哥尔摩宣布两位科学家获奖的消息后指出,两位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在抗癌领域掀起了一场革命,并根本性地改变了人们控制癌症的方法”。
诺贝尔委员会强调,“一百多年以来,科学家们一直试图在与癌症的抗战中突破免疫系统,但是,在两位获奖者的发现问世之前,这方面的进步非常缓慢。”
1995年,艾利森与另一名科学家成功鉴定出部分“CTLA-4“,而几乎在同一时间,本庶佑也发现了名为”PD-1“的免疫细胞,此后他意识 到,这种细胞也具有抑制作用,只不过是通过不同的方式。
艾利森团队的研究成果推出了一种基于抗体的抗癌药物,并于2011年得到了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的批准。这种药物被用于治疗一种最为严重的皮肤癌——黑色素瘤。
医学曾在这类癌症面前束手无策,患者在确诊后一年内的死亡率超过50%。然而,部分患者在接受这种药物治疗并康复后,10年过去了,他们仍然还活着。
需要指出的是,来自德克萨斯大学的教授艾利森,与来自东京大学的教授本庶佑,此前曾凭相关研究成果在2014年获得唐奖生物技术医药奖,该奖项被认为是亚洲版的诺贝尔奖。
来源 : 法新社 + 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