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集
乌克兰农民冒着生命危险用耙子和拖拉机清除地雷

在乌克兰东部卡缅卡村,拉里萨·西先科的小农场上遍布俄军撤退后遗留的地雷,她和丈夫维克托只能自己用耙子排雷。而在哈尔科夫州科罗布钦前线,米科拉·佩列维尔泽夫正用农用机械清理田地。
“我的拖拉机被炸毁过三次,最后不得不换新机器。”这位农民说道“但我们用两个月清除了200公顷雷区。”距离拉里萨农场半小时车程的伊霍尔·克尼亚泽夫直言:“现在人人都得自己排雷。”
作为世界著名粮仓,乌克兰黑土以肥沃著称,捧起一把就能闻到泥土芬芳。但法新社采访的专家指出,这片沃土如今很可能是全球地雷密度最高的区域。
三年多的高强度炮击——二战以来最猛烈的火力——在土地上散落了数百万吨未爆弹药。专家估算约十分之一的炮弹未引爆,而俄军发射的朝鲜制炮弹哑弹率更高达三分之一,这些炸药正在田间不断劣化。
改变乌克兰战局的无人机技术,或许也将革新排雷进程。在国际资金支持下,乌克兰国内80多个非政府组织和商业机构已运用无人机加速排雷。
但像西先科夫妇这样的农民仍常自发行动。他们是首批返回满目疮痍的卡缅卡村的居民,这个村庄曾被俄军占领半年。
乌军收复该地两周后,夫妇俩发现房屋已断水断电无法居住。熬过寒冬后,他们在2023年3月返回清理家园,最先拆除了俄军在院子里搭建的绞刑架。
“地雷太多了,军队顾不上我们。”拉里萨语气轻松地说,“我们就用耙子慢慢排。”屋前至今堆放着成箱的俄军152毫米榴弹炮炮弹,曾在苏军炮兵服役的维克托狡黠一笑:“我多少懂点这个。”
那年夏天,瑞士FSD基金会的排雷人员在他们的田里发现了54枚地雷。按安全规程撤离住所后,排雷机械引发的爆炸声此起彼伏。
尽管卡缅卡村大部分仍是废墟,已有约40人回归,远低于战前1200人的规模。许多人对地雷心有余悸,已有数位村民触雷受伤。
但农民们等不及了,他们开始改造拖拉机自行排雷,重新耕作著名的“黑钙土”。维克托说:“周围村庄都在种小麦和向日葵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