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从测试市场开始 货币和黄金面临数据压力

主要货币的价值受到全球经济和政治状况的影响(盖蒂图像)

随着我们接近动荡的一年的中点,市场似乎处于紧张状态,受到全球增长压力、高额债务、低迷的通胀和不断升温的贸易紧张局势的拖累。我们提出此分析是为了分析六月第一周的情况并监测未来一段时间货币和黄金的走势。

美元:累积压力削弱其表现

美元在 6 月第一周开盘价为 99.30,最高触及 99.35,6 月 5 日跌至 98.29,为六周以来的最低水平。但周末有所回升,收盘于99.16,略有下降。

  • 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1.  制造业萎缩:5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连续第三个月下降至5,反映出需求疲软和供应链中断。
  2.  服务业放缓:服务业指数为9点,低于50的增长水平,表明经济总体放缓。
  3. 债务危机:每年的债务偿还额超过 1 万亿美元,有警告称,如果高利率持续下去,到 2028 年债务偿还额可能达到 2 万亿美元。
  4. 债券市场危机警告:杰米·戴蒙(摩根大通首席执行官)警告可能出现市场崩溃。
  5. 就业形势喜人:非农就业人数增加 13.9 万,超出预期。
  6. 预计增长下降:从2024年的2.8%下降到2025年的1.6%。
  7. 民间就业疲软:5月份仅增加3.7万个就业岗位,为两年来的最低水平。
  • 预期

预计未来一段时间美元指数将继续承压,疲软的经济数据和白宫政策的不确定性等因素将持续导致负面前景,使美元处于守势。

预计欧元将保持在稳定区间,如果美元继续疲软,上行机会有限(盖蒂图像)

欧元兑美元:受美元疲软推动上涨

欧元在 6 月第一周开盘价为 1.1343 美元,最高触及 1.1496 美元,最低触及 1.1343 美元,收盘价为 1.1395 美元,周涨幅为 0.46%。

  • 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1. 经济增长令人意外:欧元区在上一季度陷入衰退之后,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了0.6%的增长,是预期的两倍,也是三年来最强劲的表现。
  2. 降息:欧洲央行决定降息25个基点至2.15%,延续货币宽松政策。
  3. 荷兰政治危机:政府倒台引发对欧盟稳定性的担忧。
  4. 欧盟拟议关税:对中国包裹和俄罗斯产品征收关税可能会影响通货膨胀。
  • 预期

欧元可能维持在稳定区间,如果美元继续走弱或欧洲通胀数据浮现,欧元的上涨潜力有限。

预计英镑短期内将趋于稳定,若美元继续走弱,则有望上涨(路透社)

受数据和货币政策支撑,英镑表现坚挺

6月第一周,英镑兑美元开盘报1.3458,最高触及1.3618,最低触及1.3452,最终收盘报1.3527,在市场波动的背景下,周涨幅有限。

  • 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1. 美元下跌:与中国的贸易紧张局势升级以及对美元信心的减弱提振了对英镑的需求。
  2. 英国数据利好:房价上涨3.5%,失业率降至3.7%,提振市场信心。
  3. 货币政策保持不变:英格兰银行(中央银行)维持利率不变,并有迹象表明可能会逐渐减少降息。
  4. 英国央行行长安德鲁·贝利的证词:没有出现通胀意外,倾向于采取渐进式宽松政策,让市场放心。
  • 预期:

预计英镑短期将在1.3470至1.3650之间波动,若美元维持疲软或公布强劲的英国数据,则英镑将呈现上行趋势。

日元很可能在弱势区间波动,除非出现经济意外或日本央行干预以支持日元(路透社)

日元:尽管央行干预,多重压力仍导致其贬值

美元/日元对在 6 月第一周开盘价为 144.06 日元,最高达到 145.09,最低达到 142.38,最终收于 144.86,尽管经济压力持续存在,但日元本周仍小幅上涨。

  • 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1. 工业持续萎缩:工业部门连续第11个月萎缩,萎缩速度为5个月以来最快。
  2. 实际工资走弱:由于贸易紧张局势使货币政策正常化的努力变得更加复杂,实际工资连续第四个月下降。
  3. 家庭支出下降:4月份按年率计算下降0.1%,按月率计算下降1.8%,而3月份则增长2.1%。
  4. 美国施压:美国财政部呼吁日本央行收紧货币政策,以支持日元稳定和贸易平衡。
  5. 美国关税:日本央行(BOJ)行长上田一夫表示担心关税对出口和投资的影响,这可能会减缓经济增长。
  • 预期

除非出现经济意外或日本央行直接干预以支持日元,否则日元可能会在弱势区间波动。

预计未来一段时间人民币兑美元将继续在7.17至7.20之间窄幅波动(路透)

人民币:经济压力和货币干预限制流动性

6月第一周,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开盘报7.1998,6月5日最高触及7.2010,最低触及7.1720,当周收盘报7.1895,受中国央行干预影响,波动幅度有限。目前,由央行控制的国内汇率在目标区间内保持相对稳定。

  • 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1. 制造业萎缩:5月份财新制造业指数跌至48.3点,为三年来的最低水平,反映出新订单明显放缓,制造业连续第11个月萎缩。
  2. 内需疲软:端午假期平均消费较去年同期下降2.2%,消费者信心下降。
  3. 央行干预:中国人民银行将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设定为7.1931,并通过逆回购操作注入1万亿元人民币以支持流动性,继续执行稳定人民币汇率和盯住美元的政策,以此作为调控市场和降低波动性的工具。
  • 预期

受央行持续干预、国内经济数据疲软、对外贸易压力加大等因素影响,未来一段时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可能继续在7.17至7.20之间窄幅波动。

全球各国央行准备在 2025 年购买约 1000 公吨黄金(半岛电视台)

在经济担忧和中央干预的背景下,黄金保持上涨势头

6 月第一周,黄金开盘价为每盎司 3,289 美元,受经济紧张局势影响,最高达到 3,403 美元。然而,由于风险偏好改善以及对黄金作为避险资产的需求下降,金价再次下跌至 3,289 美元,最终收于 3,309 美元,周度损失 20 美元。

  • 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1. 尽管中美最近进行了接触但没有取得切实成果,但两国之间的紧张局势仍在持续。
  2. 美国对钢铁和铝征收新关税引发了人们对全球经济放缓的担忧。
  3. 美国和中国制造业和服务业的负面数据强化了对冲趋势。
  4. 美国债券市场崩溃的警告提振了黄金的需求。
  5. 美元持续疲软支撑了黄金需求。
  6. 各国央行继续购买:全球各国央行正准备在 2025 年购买约 1,000 公吨黄金,这是连续第四年,以增加其对美元计价资产的储备。
  • 各国央行……持续的需求推动市场

4月份各国央行净购买黄金仅为12吨,买卖保持平衡。

  1. 其中波兰最为突出,购买了12吨黄金,使其储备量增至509吨,超过了欧洲央行(507吨)。自今年年初以来,其总购买量已达 61 吨,约占其 2024 年购买量(90 吨)的三分之二。
  2. 中国增加了2吨,储备量达到2294吨,比2025年初增加了15吨。
  3. 其中捷克购买3吨,土耳其和吉尔吉斯斯坦购买2吨,哈萨克斯坦购买1吨,约旦购买近1吨。
  4. 乌兹别克斯坦4月份黄金储备减少了11吨,今年以来其黄金总销量已达26吨。
  • 预期

尽管金价从峰值回落,但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美元疲软以及央行持续购买仍对金价构成支撑。除非出现重大政治或经济意外,预计短期内金价将在每盎司 2,320-2,380 美元的区间波动。

来源: 半岛电视台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