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风暴:特朗普会重塑国际贸易吗?

一日之内,市场损失了3万亿美元,美元和石油价格下跌,信心暴跌。对于全球市场来说,今年4月3日并不是一个普通的日子——美国总统特朗普对全球经济停滞的水域扔下了一块沉重的石头,这以广泛的关税为代表,甚至连其最亲密的盟友都未能幸免,例如加拿大、德国、日本和约旦。仅此一步就足以引发市场恐慌,而分析师将此形容为一场“经济地震”。
此举引发了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前所未有的全球动荡。但在这场地震的背后,更大的问题浮出水面:特朗普是否做出了其第二任期内最危险的经济决策?还是他在打着“公平互惠贸易”的旗号来精心操控全球棋盘?
阅读更多
list of 4 items特朗普发表苏伊士运河自由通行声明背后有何含义?
特朗普上任百日:个人荣耀与国际现实之间的困境
特朗普对中国的关税战:目前谁是赢家?
解读数字
自该决定宣布以来,全球金融市场大幅下跌,美国股市创下自2020年3月以来的最差单日表现,估计损失接近3万亿美元。美元指数也下跌2.1%,创下自2022年11月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在债券市场上,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下跌13个基点,表明投资者纷纷涌向避险资产。美国油价下跌6.6%,为自2022年以来最差表现。
综合而言,这些指标反映出该决定在市场上引发的焦虑程度,并且引发了人们对其短期和中期可行性的严重质疑。

权衡:风险明显
尽管美国总统的这一决定是在促进“公平贸易”和“保护国家利益”的政治话语框架下做出的,但其直接后果却引发了一系列经济警告。市场并不处理象征性的信息,而是处理真实的指标。以下是这项决定存在的最重大的潜在风险——可能使该决定成为重大风险,甚至是战略错误:
1-对美国经济的信心下降:
市场反应表明,投资者将特朗普的决定解读为一种软弱而非强势的表现。关税非但没有增强人们对美国经济的信心,反而引发了人们对全球经济放缓可能对美国自身产生不利影响的担忧。
2-爆发全面贸易战的风险:
现代历史表明,贸易战对任何国家来说都不是轻易能够取胜的。中国、欧盟,可能还有其他南半球国家的预期反应,可能会引发一波反制关税浪潮,还有可能使全球经济陷入衰退和公开对抗的漩涡。
3-对盟友和伙伴造成伤害:
将欧洲和日本等盟国以及埃及、约旦和摩洛哥等阿拉伯国家纳入这些关税措施,引发了人们对美国政策一致性的战略质疑。例如,约旦(近25%的出口额销往美国市场)将受到严重影响,从而削弱美国在这个不稳定地区内的稳定伙伴国家的经济。

特朗普谋求的目标
尽管受到广泛批评,该决议的支持者认为,关税本身并不是目的,而是更广泛谈判中的一个工具。从这个角度来看,特朗普此举可以理解为保护美国经济、重构全球贸易规则以服务于其长远利益的战略的一部分。以下是特朗普谋求的目标清单:
1- 谈判筹码:
一些人可能认为特朗普采取的是“先震惊、后谈判”的做法。关税的目的不一定是为了修复贸易问题,而是要利用关税作为一种杠杆,以新的模式重塑贸易关系,特别是与中国和欧盟之间的贸易关系。
2- 保护本地产业:
长期以来,钢铁和电子等一些美国行业一直受到外国廉价产品的激烈竞争。这些关税可能为其提供重组和创造本地就业机会的机会,而这一信息可能主要针对的是特朗普的选民基础。
3- 重新考虑全球供应链:
这些新关税措施可能会迫使美国公司将部分生产迁回美国。这项提议体现了减少对外依赖、增强“经济主权”的愿景,特别是在汲取了新冠疫情危机的教训之后。
损失与收益
可以说,对该决定的最终判断不能在其出台的第一天作出。但迄今为止,其造成的直接损失是显而易见且有据可查的,而潜在收益仍然取决于政治和外交谈判,并将取决于对手不升级报复措施。
或许真正的危险在于,这一举措可能会从美国的施压工具转变为与国际社会公开对抗的战略,从而可能将世界拖入严重的经济危机,甚至可能导致全球贸易体系分裂,并有利于中国和金砖国家等竞争对手。
特朗普征收全面关税的举动或许可以被理解为强硬的谈判策略的内容之一,但它的直接成本和长期风险极高。在经济领域内,信任和稳定比口号更重要,全球一体化比孤立主义倾向更为强大。
无论这一决定是对是错,最终能决定其结果的还是将压力转化为收益的能力,而不必让所有人乘坐的船沉没。
或许这里最重要的事情在于,特朗普的双手已经触动了全球经济的引擎,而这部引擎是美国在二战后取得巨大进步之后自行建立起来的——自那之后,美国从一个横跨大洋彼岸的地区参与者,逐渐发展为一个能够决定世界命运的全球帝国的领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