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正在主导全球南方市场

中国汽车制造商一直在向全球市场扩张,尤其是在全球南方国家,比亚迪和吉利等公司的出口销量已超过西方汽车制造商。中国汽车出口量将在2023年达到470万辆,这得益于其内燃机产量的增加,而不仅仅是电动汽车产量的增加。
英国杂志《经济学人》报道称,在2009年,中国汽车比亚迪在底特律车展上接受测评时,在“设计、制造质量和完成度”方面表现的评价令人失望。然而,在此之后,全球汽车行业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而中国也强势崛起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制造商。
阅读更多
list of 4 items特朗普的钢铁、铝关税:目标国家如何应对?
“最近的目标”:唐纳德·特朗普为何如此关注加拿大?
加密货币:金融革命还是经济泡沫?
《经济学人》的这篇报道指出,尽管开局不利,但比亚迪已经超越了特斯拉,并成为了全球最大的纯电动汽车生产商,如果再加上混合动力汽车,那么比亚迪更是遥遥领先。
报道称,比亚迪帮助从外国竞争对手手中夺回了中国汽车市场的份额,而在过去,外国竞争对手曾在该市场占据主导地位。
比亚迪与奇瑞、吉利、上汽等中国企业成功将中国打造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出口国,并且超过了德国和日本。
高德纳咨询公司(Gartner)的佩德罗·帕切科表示,中国汽车制造商目前正寻求取代大众和丰田而成为全球汽车行业内的领头羊。

扩大中国汽车出口
《经济学人》报道称,扩大出口已经成为中国企业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根据花旗集团的估计,中国在去年出口的汽车数量已达470万辆,是3年前汽车出口量的3倍,而且预计这种增长还将继续;预计到2030年之际,其海外销量将达到730万辆。
报道还指出,中国消费者以前更喜欢外国品牌,但现在,国内汽车制造商占据了中国汽车销量的近五分之三。
该英国杂志指出,为寻找其他出路,中国汽车企业还纷纷将目光转向海外市场,比亚迪、吉利、长城等企业均表示,其海外销售利润率比国内销售高出5到10个百分点。
中国品牌在欧洲电动汽车销量中的份额将从2021年的4%上升至2024年的10%。
《经济学人》在这篇文章中补充称,自拜登担任美国总统以来,美国对中国出口产品征收的100%关税有效地阻止了中国电动汽车进入美国市场,而日本和韩国对本土品牌的强烈忠诚度,以及与印度之间紧张的外交关系,则使中国车企远离这些市场。

朝全球南方转向
《经济学人》的报道显示,这些障碍并没有阻止中国企业——它们将重点转向了东南亚、中东、拉美甚至非洲市场,并在这些市场上实现了合计超过2000万美元的销售额。
报道指出,俄罗斯是中国汽车最大的进口国,特别是在乌克兰战争爆发、西方汽车公司相继撤离之后,数据显示,中国品牌在俄罗斯市场上的份额已从2021年的9%上升至2023年的61%。
该杂志指出,中国汽车公司在其他市场上也取得了长足进步。据估计,中国汽车公司目前在中东和非洲市场占有8%的份额,在南美市场占有6%的份额,在东南亚市场占有4%的份额,而在几年前,中国汽车公司在这场市场上的份额还几乎为零。
电动汽车已经开始在一些意想不到的地方发展。研究公司彭博新能源财经提供的数据显示,在拉丁美洲,电动汽车的销量在2024年翻了一番,目前占到了总销量的6%,而在巴西,电动汽车的进口量约为7%——在当地,每10辆电动汽车中就有9辆出自中国品牌。墨西哥的电动汽车份额为8%,而泰国的电动汽车份额约为15%。预计这一增长趋势还将继续。
在海外建立的中国工厂
报道称,中国汽车企业不仅是在国内出口,还寻求通过在海外建厂来建立其立足点,以避免关税和运输成本并贴近其客户,而在此期间,比亚迪引领了这一趋势。该公司目前在泰国和乌兹别克斯坦生产汽车,并且计划在巴西、匈牙利、印度尼西亚、土耳其建厂,还可能在墨西哥建厂。
此外,奇瑞、长安、长城和上汽等其他中国企业也在运营或建设其海外工厂。
然而,部分海外工厂可能无法实现其计划,因为有迹象表明,政府可能会要求企业放缓海外投资以保持其国内工厂的产能,并保护中国技术不被窥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