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安瓦尔在首次中国之行中需要寻找平衡

分析人士称,以总理身份首次访华期间,马来西亚的安瓦尔·易卜拉欣预计将在深化与该国最大贸易伙伴的经济关系和解决中国南海等棘手问题之间寻找平衡。
作为为期四天访问的一部分,安瓦尔将于3月31日周五会见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届时他还将与中国商界领袖和总理李克强举行会谈。
马来西亚外交部长赞布里·阿卜杜勒·卡迪尔29日周三表示,安瓦尔与习近平的会谈预计将集中讨论“在贸易、政治合作、预防腐败和文明问题领域采取的具体措施”。
周三抵达北京的安瓦尔还计划与全国人大主席赵乐际和马来西亚东海岸铁路项目承包商中国交通建设公司的高管会面。
安瓦尔11月被选举为马来西亚第10任首相。他在美中贸易和技术战不断升级的背景下进行访问,使马来西亚与世界上两个最大超级大国保持积极关系的努力变得复杂。
中国连续14年成为马来西亚第一大贸易伙伴,2022年双边贸易额达到2036亿美元。但吉隆坡也与美国保持密切的经济和安全联系,2022年双边贸易额达到729亿美元。美国制裁了众多构成全球供应链一部分的中国公司。
马来西亚是世界第六大半导体出口国,占世界总量的6.3%。这些芯片是日常电子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是美国制裁的主要目标,旨在阻碍中国的科技行业。
马来西亚国立大学国际关系讲师胡秋坪(Hoo Chiew Ping)告诉半岛电视台,如果马来西亚希望加强与中国的合作,尤其是在科技领域,它需要考虑美国施压的可能性,以及如何“平衡推进技术合作以维护国家利益的微妙路线,同时仍然能够让美国和中国相信这种合作不会在政治上影响双边关系”。
马来亚大学中国研究所所长饶兆斌(Ngeow Chow Bing)表示,美国的进一步制裁可能会影响构成中国供应链一部分的一些马来西亚公司。
饶兆斌告诉半岛电视台,“到目前为止,这还没有大规模发生,但这是我们必须注意的事情。”总部位于吉隆坡的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所(ISIS)所长沙赫里曼·洛克曼(Shahriman Lockman)表示,即使美中关系变得更加紧张,马来西亚“也将不得不适应”并努力寻找机会。
洛克曼告诉半岛电视台,“安瓦尔知道这一点。在中国,安瓦尔肯定会对这种关系溢于言表。这就是这个人在北京所做的事情。毕竟,2023年是马中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2024年则是建交50周年。”

对于传统上寻求平衡与大国关系的东南亚来说,美中竞争既是福也是祸。
随着美国和中国公司寻求分散其贸易限制的地域风险,马来西亚一直是贸易和投资转移的最大受益者之一。野村证券2019年的一份报告发现,随着废旧合金、天然气和苯的出口都从紧张局势中受益,马来西亚是美中贸易战的第四大赢家,仅次于越南、台湾和智利。
2022年,中国对马来西亚的直接投资总额增至97亿林吉特(22亿美元),比2021年的79亿林吉特(18亿美元)增长23.5%。同一年,美国是马来西亚最大的投资来源地,投资了439亿林吉特(99亿美元),其次是新加坡和日本。
马来西亚双威大学经济学教授、安瓦尔顾问团成员姚金龙(Yeah Kim Leng)告诉半岛电视台,“安华可能会推动马来西亚成为寻求减轻贸易战影响以及在该地区寻找新市场的中国投资者的首选目的地。”
姚金龙指出,“由于马来西亚从中国进口多于出口,这将是总理推动中国从马来西亚进口更多的好机会。”
姚金龙补充道,马来西亚还可以利用中国快速发展的数字技术来提高其中小企业的生产力和竞争力。

分析人士表示,安瓦尔在访问期间将谨慎对待敏感问题。
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所的洛克曼表示,“我认为安瓦尔会对中国采取务实的态度。作为总理而不再仅仅是反对党领袖,安瓦尔再也不能在谈到中国时提及不那么有建设性的言论。事情就是这样。”
“所以我不相信他会提出敏感问题,尽管他可能会强调在南海尊重国际法的必要性。安瓦尔需要首先考虑马来西亚。”
马来亚大学的饶兆斌表示,安瓦尔私下提出敏感问题的可能性“相当低”,但不能排除。 然而,饶兆斌补充道,南海争端,即北京明确表示对超过90%的战略水道拥有主权,但包括马来西亚在内的几个东南亚国家提出了领土要求,该问题可能会在私下提出,也可能会以克制的方式公开提及。
中国海警舰艇多次驶入马来西亚所谓的在南海的“专属经济区”,马来西亚国有石油天然气公司正在那里钻探碳氢化合物。
2021年,16架中国军用飞机进入砂拉越州60海里(112公里)以内,促使吉隆坡召见中国大使并指责北京“对国家主权和飞行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中国驻吉隆坡大使馆当时表示,它的飞机一直在“在相关空域内行使飞越自由”。
马来西亚国立大学的胡秋坪认为,安瓦尔此行期间讨论南海问题至关重要。胡秋坪表示,“一个主要问题是避免海警之间不可避免的海上冲突,并确保在私人谈话中不会再次出现类似所谓的‘人民解放军空军入侵马来西亚领空’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