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将发动第三轮石油价格战

沙特在其发动的第一轮油价战(2014-2016年)和第二轮油价战(从今年3月初至4月底)中均没有获得任何好处,按照常理推测,沙特人应该已经从中汲取了重要的教训,并且不会再次陷入这样的价格战中。
但是,根据西蒙·沃特金斯在美国网站“石油价格”上发表的报道,从沙特前一周发表的诸多声明来看,它似乎没有学到任何东西,它仍然可能像前两次一样发动石油价格战,并且有可能再次遭遇失败,使它自身及其他的欧佩克成员国再次蒙受同样的悲剧性后果。
作者沃特金斯认为,沙特自第一次发动灾难般的石油价格战以来,便反复使用“最大可持续生产能力”这一术语,旨在掩盖两个长期存在的、与其真实的原油储量水平和闲置生产力水平相关的幻象。
闲置生产力
在发动第一次石油价格战之前,沙特数十年来一直声称,它的闲置生产力介于200至250万桶/日,这意味着它有能力在有需要时将其日产量提高至1250万桶。
但是,在2014年至2016年持续进行的石油价格战期间,即使这场价格战给沙特及其他欧佩克成员国造成了新的经济损失,沙特能够达到的平均日产量也并未超过1000万桶。
根据能源信息署的定义,闲置生产力是指可以在30天之内生产出来,并且至少可以持续90天的产量,而沙特则表示,它至少需要90天的时间才能将日产量提高200万至250万桶。
然而,沙特却开始试图掩盖这种关于闲置生产力的谎言,沙特的高层人员也开始谈论市场供应能力而不是产量或生产力,这明显是在混淆术语。
供应能力涉及在沙特境内随时可供使用的储备原油供应,此外还有可以从合同中冻结并重新回归这些储备之内的供应,还可以包括从现货市场通过经纪人从其他供应商处秘密购买的石油,然后再予以转售使之为沙特提供石油。
显然,在2019年9月,沙特的石油生产设施遭到受伊朗支持的胡塞武装的袭击之后,沙特也使用了同样的术语混淆伎俩,以掩盖实际的供应短缺。
作者认为,沙特努力掩盖其实际产量和闲置生产力的原因在于,自上世纪30年代该地区勘探到石油以来,石油一直是沙特地缘政治力量的基石,因此,它会在石油储量上制造谎言。

掩盖与误导
1989年初,沙特声称其已探明的石油储量达到了1700亿桶,但是在一年之后,在没有发现任何主要新油田的情况下,这项数字又增加了51.2%,达到2570亿桶,并且在短时间内又继续上升并超过了2660亿桶,在2017年时,这项数字超过了2680亿桶。
作者指出,在1973年至2020年期间,沙特平均每天抽取816.2万桶石油,即每年总计超过29.79亿桶原油,那么在这段时期内,共有1370.4亿桶原油。
鉴于上述已得到证实的比率,以及没有勘探到新油田的事实,并且像格瓦尔等处于开采中的油田产量出现下降,从数字统计上来讲,沙特的实际库存量很可能处于1200亿桶的范围内,而不是像沙特公布的2680亿桶。
作者认为,在意识到沙特地缘政治和经济实力所依赖的基本数据不过是信口胡诌,那么,在正常运作的市场条件下,我们可以认为,阿美石油公司的股份价格会受到波动的影响,而这一点来自沙特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的失败尝试——他希望通过允许阿美石油公司公开募股,以防止其个人信誉的丧失。

重蹈覆彻
作者指出,沙特的问题在于,沙特政府首脑以及与沙特石油工业相关的主要人物,在集体上演自欺欺人的场景,而整个制度都予以支持。显然,没有任何高级外国顾问曾试图阻止这些幻象,因为他们从沙特犯下的各种错误中——尤其是在石油价格战上,为他们的银行赚取了丰厚的费用和商业利润。
其中最明显的例子当属沙特阿美首席执行官爱敏·纳赛尔,他在前一周表示,沙特阿美将继续进行增产计划,并将其最大可持续生产能力从1210万桶/日增加到1300万桶/日。
尽管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下,全球的石油需求出现绝对的下降,并且世界也已对充斥市场的石油毫不关心,但是来自沙特这位石油高官的声明,却极具误导性,并且加剧了自第一轮石油价格战(2014年至2016年)以来,对石油市场的集体理念,这项理念认为:在未经进一步调查的情况下,沙特关于其石油产业的任何信息都不应被视为真实信息。
作者指出,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是由于沙特开启了另一轮油价战:在全球因新冠疫情而出现需求下降的时候,以过度的产量来破坏价格,旨在摧毁美国的页岩油产业。
作者认为,如果沙特很快再发动一场类似的战争,那么上述数字就将完全失去其意义,这从它宣布将最大可持续生产能力从每天1210万桶提高至每天1300万桶之中,就可以明显看出。但是,下一次的结果,或许将是沙特统治家族的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