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的后果:经济是否已无力通胀?

巨额的债务负担也包含着通货膨胀的风险,其中最重要的是金融的主导地位 (盖帝图像)

在近40年前,美国和欧洲大部分国家曾面临非常危险的通货膨胀率。而在过去的10年中,大西洋两岸面临的最大风险是价格的下跌,但是,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各国央行和政府的过度支出导致了一种预期,即变化正在发生。

英国《金融时报》在其报告中指出,黄金作为防止货币贬值的传统避险工具,其价格已达本月新高,但是却尚未超过金价1980年所达到的顶点。

这篇报道补充称,英格兰银行和德国中央银行曾在战后时期使用货币总量作为压价的主导手段,但是在最近几十年中,这种手段却从很大程度上为人们所忽视,而现在,这种手段又再次出现。

国家公共财政官员为应对新冠疫情而增加了国内的公共资金(不仅包括现金和存款,还包括部分流动资产),在这样的情况下,部分经济学家认为通货膨胀即将到来,但这种可能性其实是无法出现的。

通货膨胀的后果

目前,价格的持续大幅度上涨已经形成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威胁,通货膨胀加剧了社会差距,因为弱势群体和贫困群体受到的影响最大。

通货膨胀还会影响信心与决策过程,此外还会影响投资环境。随着各国放松为遏制疫情而采取的各类封闭措施,价格可能会出现上涨,企业可能希望在限制措施得到放松之后,充分利用市场被压抑的需求,在这样的情况下,供应链受到的冲击,可能会导致产品成本的增加。

如果这些压力被证明是持久而危险的,那么,人们的工资也应当增加,导致上世纪70年代出现高达两位数的通货膨胀的根源,就是人们坚信价格会不断上涨,而提高工资的要求也得到了满足。

与此同时,低通胀时代的标志性特征,就是失业率降低而工资慢速上涨。这种通胀从很大程度上局限于资产价格,而各国央行的印钞手段会对日用品和服务成本产生全面的影响。

目前,价格的持续大幅度上涨已经形成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威胁 (盖帝图像)

巨额债务下的通缩

随着劳动市场的崩溃,在极端条件下似乎不太可能出现工资和价格上涨的情况,经济学家们还应当注意,我们有充分的理由来抛弃货币总量,因为事实证明基于货币总量来制定政策是很困难的,通胀指标已经不像我们预期的那样可靠。

报道指出,通货紧缩目前仍是我们面临的最大威胁,但是,巨额债务负担也包含着通货膨胀的风险,其中最重要的是金融的主导地位,通常情况下,控制价格的功劳通常会被归给中央银行,因为央行拥有酌情制定其政策的自由和权利,然而鲜为人知的是,这种自由却与当时主导的政治氛围非常契合。

报道指出,由于财政官员是由议员们任命的,因此他们也会受到政治势力的影响,当中央银行应该加息的时候,这一代的决策者们将像他们的前任一样面临压力,而一旦他们屈服于这种压力,那么,通货膨胀便可能再次出现。

来源 : 金融时报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