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务威胁新兴市场

尽管二十国集团(G20)国家承诺重新安排债务期限,以帮助克服全球经济困境。
作家本·斯蒂尔和本杰明·德拉·罗卡在美国《外交事务》杂志上发表的一篇报告中表示,新冠病毒已导致全球经济引擎完全停止运转。预计全球增长率将从去年的2.9%下降到2020年的负增长率,除了2009年发生过之外,这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从未发生的事情。
根据上述报告称,很明显,恢复全球经济的过程将是缓慢而痛苦的,因为政府为防止新冠病毒再次出现而采取的限制措施将阻碍生产和消费链的恢复,导致很多借款人违约及公司破产,与此同时,裁员将导致失业率上升。
作者强调,全球经济衰退的后果将对世界上不同国家产生不同的影响,因为穷国的医疗基础设施较差,这阻碍了这些国家制止新冠病毒爆发的努力,同时,个人甚至在新冠病毒疫情爆发之前就遭受了累累的债务,疫情给这些人带来了额外的经济负担。
撤回资金
为了寻求避风港,外国投资者目前正从新兴市场撤资并将这些资金返回至更富裕的国家。根据两位作者的说法,鉴于此,很多国家——例如南非、肯尼亚和尼日利亚等国家——的货币正在大幅贬值,这加深了偿还外国债务的危机。
作者指出,贫穷国家不得不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借款,以面对经济崩溃的风险。截至3月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已经向40个国家提供了紧急贷款,世界银行提供了140亿美元来支持援救努力。
但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意识到这些资金是不够的,因此,这两个组织邀请二十国集团成员国中止对发展中国家贷款征收利息。
这两位作者表示,二十国集团所有成员国于4月15日都承诺将暂停偿还这些贷款,直到年底,中国也签署了该承诺。
中国排除了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为发展基础设施而提供的数百笔大型贷款,亲政府的《环球时报》在20国集团发表声明后第二天宣布,“优惠贷款”——例如中国进出口银行提供的“优惠贷款”——将不在二十国集团签署承诺范围内。
根据“一带一路”倡议,中国进出口银行已在数十个国家资助了1800多个项目。两位作者表示,通过坚持按时获得贷款收益,中国将迫使经济困难的国家在偿还债务与进口基本商品——例如食品和医疗用品——之间做出选择。
优惠贷款
两位作者补充说,基于来自多个来源的可靠信息,中国在2013年至2017年间向67个发展中国家提供了超过1200亿美元的贷款,其中大多数贷款是“一带一路”倡议的一部分。
根据上述报告称,鉴于这些协议的保密性,不可能获得有关于此的准确数字,但是北京在2018年和2019年宣布的贷款利息增长表明,中国提供了至少1350亿美元的贷款,这些数字使中国成为世界上提供贷款最多的国家。
截至2017年,巴基斯坦从中国借款至少210亿美元,占其GDP的7%,而南非借款约140亿美元,占其GDP的4%。这两个国家和许多其他国家欠中国的贷款比欠世界银行的贷款要多得多。
作者指出,其他国家欠中国的债务占本国GDP很大比例。例如,截至2017年,吉布提对中国的债务约占其GDP的80%,埃塞俄比亚约占其GDP的20%,吉尔吉斯斯坦——第一批获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资助以应对新冠病毒的国家——欠中国的债务超过其GDP的40%。
自2013年以来,中国已向可能违约的国家提供了近一半的新贷款。
作者强调说,中国对贷款实行高利率,尽管北京将利率定为“优惠”,但一些属于“一带一路”倡议的项目——特别是大型项目——利率比中资银行 4%至6%的资金成本高出三个百分点。
相比之下,世界银行向贫穷国家提供的美元贷款利率刚好超过1%。
一个不可能的选择
从中国借款的发展中国家依靠美元、欧元和其他主要外币来进口和偿还债务。但是许多国家缺乏足够的储备来支付所有这些费用,根据作者的说法称,预计明年进口和债务将耗尽南非所有的外汇储备。
如果这些国家违约——这种可能性似乎越来越大,其将被排除在国际信贷市场之外,这些国家将无法以遏制新冠病毒爆发所需的方式来管理预算。
作者认为,财政赤字和违约风险可能会在很多国家盛行。截至2020年4月上旬,外国投资者已经从新兴市场撤回了超过960亿美元的资金。鉴于此,到目前为止,南非兰特对巴西雷亚尔汇率下降了25%。
外国投资者的撤资很可能导致这些国家的货币进一步崩溃,从而导致进口基本材料的成本增加。
粮食危机
作者强调,非洲各地的食品价格已经上涨,联合国预计,非洲大陆今年将需要在医疗卫生领域额外花费106亿美元,以应对新冠病毒疫情。
因此,资本的持续外流将导致更多的粮食危机,并将导致非洲大陆疾病的更快速传播以及移民率的增长。如果发展中国家无法偿还债务,全球健康危机和经济危机将进一步恶化。
上述报告总结说,由于新冠病毒的传播,中国遭受了严重的经济打击,鉴于其拥有超过三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中国的状况似乎比大多数贷款国要好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