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市场对新冠病毒的影响是否反应过度?

Published On 2020年2月11日
在这个由社交媒体与全天候新闻网络重塑的世界中,媒体之间为了吸引眼球以及随之而来的广告资金,陷入了无止境的战争之中。因此,基于吸引眼球的方式来报道新闻,在当代社会也就不再是什么令人奇怪的事情。
乔什·欧文斯在美国“石油价格”网站上发表的报告指出,这种吸引眼球的方式,有可能会对我们如何与社会互动而产生切实的影响,正如任何一位石油市场交易商都知道的事实——事关活跃市场之时,感觉在很多时候都会强于事实。
鉴于此,市场观察者们应当对新型冠状病毒在今年对市场产生的巨大影响保持极高的警惕。
中国当前采取的防疫措施对市场需求产生的负面影响显而易见,但是,各大媒体失实的夸大报道更是在全球范围内刮起一场歇斯底里的风暴,并已为市场带来了不合理的悲观情绪。
欧文斯强调,重要的是在现阶段指出,这篇报告的目的不是降低我们对疫情危害性的认识,而是希望成为一种手段,让我们认清当前信息所依赖的威胁的严重程度,让我们得以判断,石油市场对此事的反应是否过于夸大,背景是美国石油价格下跌至接近50美元的水平。
需要注意的是,布伦特原油期货在上周五跌至54.5美元/桶,而西德克萨斯中质原油期货也跌至50.3美元/桶,而且当前的价格还要更低。
欧文斯解释称,虽然下列的比较非常简单,但是我们仍值得一提——在今年
冬天,美国共1万人死于流感,而当前在全球范围内,因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死亡仅638例(根据更近更新的数据,死亡人数已超过811人)。
欧文斯表示,“毫无疑问,新型冠状病毒潜在的威胁令人担忧,但是当前的死亡率仍接近当年非典的致死率,而确切的数据目前尚未公布。”
空前的行动
事实上,中国采取的措施及其对市场需求的影响是合理的,这也很可能是当前仍将疫情控制在中国境内的主要原因。
欧文斯指出,中国对这场疫情的反应是前所未见的,包括对城市实施隔离检疫、取消航班等等,这些措施将使中国拥有更大的战胜疫情的可能性。
欧文斯认为,新冠病毒对石油需求的影响——由于工厂停工和航班急剧减少而产生的,当然可以解释石油价格的大幅下跌。但是,石油价格究竟会跌到哪种程度?究竟会跌到何时?
欧文斯补充称,“事实上,对于能源市场观察者而言,最重要的问题是围绕新冠病毒而产生的歇斯底里,是否已经渗入了石油需求预期和市场情绪之中?如果中国的反应行之有效,并且能比预期更早地消灭这场疫情,那么,届时再我们预期中国的石油需求会在年底之前得到完全恢复,就将是合情合理的。这也能使2020年全球石油需求下降的预期迅速降低。”
不确切的结果
欧文斯强调,当前还存在两大应当予以考虑的重要因素,一是大多数预期似乎都没有考虑到天气转暖的影响——暖和的天气很可能会在消灭这种病毒的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新型冠状病毒尚未成为全球范围内的流行病,因此,将其遏制在中国境内的可能性仍然存在。
欧文斯指出,在这个问题上,更重要的一点是——相关预期与媒体报道仍然基于尚未完成的数据。在流行病领域中,早期的数据解读很可能会导致不准确的结果,并引发一些问题,再加上我们当前激动的情绪,就很可能会导致一场集体性的歇斯底里。
最后,欧文斯得出结论称,让我们认为这场疫情对市场产生了巨大影响的原因有很多。最糟糕的情况也仍有可能出现,但是,如果说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已经得到遏制并开始减少,那么,政府与医疗机构的措辞变化,就很可能会导致市场交易者的信心发生巨大的转变。
来源 : 电子网站 + 美国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