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方抗疫方式不同 新冠疫情经济的赢家和输家

意大利户外运动鞋履及滑雪装备制造商Tecnica中国区董事总经理雷米吉奥·布鲁内利(Remigio Brunelli)表示,在北京生活恢复正常之后,新冠疫情只是一个不好的回忆。
布鲁内利表示,“欧洲和中国之间存在明显的区别,因为欧洲疫情事态发展趋势仍不确定我们预计疫情至少还会持续6到12个月。另一方面,人们对亚洲尤其是中国充满信心。”
作家罗宾·哈丁、本·赫尔和大卫·吉利昂在英国《金融时报》上发表的一篇报告中表示,布鲁内利的评论表明,抗击新冠疫情的不同方法导致了不同的结果,中国、台湾和其他亚太经济体在2020年走上了实现经济增长的道路,这些国家的经济即使在新冠疫情传播最严重期间也在缓慢增长。
布鲁内利的评论还揭示了2021年的一个重要问题:传统上依赖欧洲和北美客户推动其经济增长的东亚,能否转而成为全球其他地区经济需求来源?
欧洲正在失去动力
英国媒体报道称,欧洲在今年第三季度出现了强劲复苏,但是随着整个欧洲大陆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数量再次增加,欧洲复苏开始失去动力。尽管欧洲各国首都都不愿重新实施此前三月份采取的国家封锁措施,但这些欧洲国家仍致力于限制接待、娱乐和旅行。
凯投宏观(Capital Economics)经济学家德波诺(Melanie Debono)表示,“由于封锁措施对经济产生了影响,任何政府都拒绝重新回归3月份的状态,但无论采取何种限制措施,如果取消这些限制措施,遏制新冠病毒再次传播将需要花费很长时间。”
《金融时报》报道称,相比之下,亚太地区国家——其中包括新西兰、越南、台湾、韩国和中国——已经成功地最大限度地控制了新冠疫情,并将继续遵守更严格的限制措施,以防止新一波新冠疫情的暴发,该报报道称,在欧洲国家享受暑假之时,亚洲国家仍在继续暂停国际航班。
亚洲的成功
台湾很早就关闭了边界,追踪密切接触者、实施封锁和社会隔离措施,以消除主要的新冠疫情震中。
韩国在暂停旅行方面行动比较缓慢,但小组分析和追踪密切接触者举措将单日新增确诊病例数量限制在100例范围内,因此,韩国无需实施封锁措施。

与此同时,出现首例确诊病毒的中国武汉,截至目前,新增确诊病例零例,并坚决做好防护以应对任何新增确诊病例的出现。
根据英国媒体报道称,截至目前,中国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出现首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的国家,单日新增确诊病例数量非常有限。
这产生的经济结果体现在人们现在以无需担心新冠病毒情况下继续生活。汇丰亚洲经济研究联席主管弗雷德里克·诺依曼(Frederic Neumann)表示,“我们看到那些为遏制新冠病毒传播采取相关政策的国家,其居民迅速恢复了正常生活。”
尽管中国经济总体上正在复苏,但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基础设施和出口。诺依曼指出,中国的奢侈品正在强劲复苏,而更广泛的零售贸易仍在挣扎中,他并表示,“消费仍然滞后。”
根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称,除了避免由于对新冠病毒的持续担忧——这种担忧正在影响日本、欧洲和美国——而影响国内需求,亚洲的制造中心还从专注于提供消费品而非服务中受益,这是德国和意大利北部工业经济体所采取的相同方法。
强劲的全球需求
全球对口罩等医疗用品和家用必需品的强烈需求正在蔓延,而亚洲开放的经济体能够满足这些制成品的需求。
但是,正如英国媒体报道中所言,这种势头产生了两个问题:首先,由于亚洲的成功取决于寻找到一种有效的新冠疫苗,没有新冠疫苗,亚洲人口将很容易遭遇风险,为遏制新冠疫情采取的最初成功措施可能会变成永久性的边境限制,以防止新冠疫情再次暴发。
第二,目前尚不清楚2021年及以后维持全球复苏的需求将来自何处。在亚洲国内经济继续发展的同时,其仍然受到旅游业锁定的困扰,并且依赖于全球的商品需求。
赌注于中国
布鲁内利认为,赌注于中国仍将更优于赌注于欧洲,尽管他的公司在新冠疫情最严重时期在世界范围内年度销售额下降约25%,但布鲁内利预计,到今年年底,中国的销售额将仅下降10%。
布鲁内利还指出,“欧洲的不确定性主要与新冠病毒传播有关,”根据布鲁内利说法称,“在中国,我们已经看到新增确诊病例数量已减少到零,特别是在大型中心,这已经证明了抗击新冠疫情的方式的有效性,进而有助于增加需求,这是开展贸易活动的一个良好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