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协议并非美国和中国希望实现的全部

该报指出,两国之间为完成中美第一阶段贸易协议而进行的谈判已于去年11月陷入僵局,这引发了人们担忧这个新生协议将崩溃,并担忧这将打破结束近两年的中美贸易的希望。
如果与北京的贸易争端没有解决,美国总统特朗普原定于2019年12月15日对大约1560亿美元中国输美商品加征15%关税,其中包括智能手机和游戏。
除了决定取消新加征的关税外,美国政府还同意对价值12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加征关税从此前的15%降至7.5%。
关税和商品
另一方面,美国贸易代表罗伯特·莱特希泽(Robert Lighthizer)表示,在达成第一阶段贸易协议之后,美国将维持对价值2500亿美元的中国输美商品征收25%的关税。
根据《华尔街日报》报道称,根据第一阶段贸易协议,中国承诺将增加对美国商品和服务的购买,允许美国公司有更多机会进入中国银行业、保险业和其他金融行业,美方则终止关税威胁,协议有可能会重塑世界最大两个经济体之间的关系。
美国媒体报道称,目前达成的第一阶段贸易协定并非中美任何一方在寻求的最终结果,根据该协议,美国将不会对中国经济政策进行实质性改革,而中国经济政策致力于帮助美国公司。
《华尔街日报》指出,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圣诞节前夕在北京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共进晚餐时——表示,希望第一阶段贸易协定将鼓励中国进一步开放经济。
华盛顿和北京达成和解并不容易,因为许多观点分歧对艰难谈判造成了消极影响。根据美国媒体报道称,特朗普去年夏天几乎失去了耐心,他对中国没有兑现购买美国大豆和其他美国商品的承诺感到愤怒。
面对这种情况,美国总统去年八月份威胁要对中国出售给美国的半数商品加征关税,并将对剩余半数中国商品加征新的关税。
评论和推文
另一方面,中国的回应是放弃此前做出的承诺,中止购买美国农产品。特朗普8月23日发表推文对此发表评论,命令美国公司立即开始寻找在华经营的替代方案,包括将公司从中国迁回美国。
但是,拉斯维加斯金沙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谢尔登·阿德尔森(Sheldon Adelson)——他向特朗普总统的竞选活动捐赠了2000万美元——对特朗普发出警告,对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加征新关税将损害美国经济及其连任机会,因为这正朝着提高消费品价格方向发展。
另一方面,中国——也担心贸易战对其经济产生影响——表示愿意与美国进行谈判,同时,华盛顿秘密参与了如何与中国达成和解的讨论。
两国去年5月几乎达成全面协议,但这要求中国修改多达60项法律法规,其中涉及知识产权、监管审查委员会、金融服务及其他领域的法律法规。
谈判与和解
但是,当中国首席谈判代表、副总理刘鹤未能获得最高领导层的批准时,所有这些努力都失败了。
双方谈判代表很快就开始寻求新的方式,以实现各个阶段的解决方案,首先是购买农产品和其他争议较小的问题。
在新年庆祝活动前夕,特朗普告诉记者,他将很快前往北京就第二阶段贸易协定进行会谈,并暗示称,中国国家主席也可能会访问美国,但北京方面尚未证实中国国家主席访问美国的可能性。
《华尔街日报》还报道称,美国指望用现存的关税迫使中国继续谈判并同意对经济政策做出调整。
如果这些尝试失败了,华盛顿可能会施加其他压力因素,例如限制中国公司在美国市场发行股票的能力。
但中国官员认为,他们将不会从迫使北京限制国家对经济控制的第二阶段贸易协定中获得重大收益。特朗普则表示,第二阶段贸易协定可能要等到美国11月3日大选之后才能完成。
《华尔街日报》报道称,中国政府将继续其未来计划,即减少两国经济的相互联系,并致力于发展科技行业,而不是依赖美国进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