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如何扩大伊拉克的业务?

Published On 2020年1月1日
巴格达- 阿迪勒·法赫尔
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及南部、中部诸省,要求进行政治和经济改革的抗议活动已经持续了两个多月,而此时,伊拉克与中国签署的“石油换重建”协议已经正式生效,中国企业已经开始在伊拉克的基础设施重建、运输、工业、医疗、教育、通信等领域内投入运作。
2019年9月下旬,时任伊拉克总理的阿卜杜勒-迈赫迪在访华期间,代表伊拉克与中国签署了8项协议,其中最重要的是伊拉克财政部与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之间签署的框架协议,包括涉及道路、铁路网、住房、港口、医院、学校、水坝、能源及交通运输等各个领域的项目。
协议生效
伊拉克总理府经济顾问马兹哈尔·穆罕默德·萨利赫表示,“伊拉克与中国签署的协议,已从2019年10月1日起正式生效”。
马兹哈尔补充道,“目前有两个大型的能源项目——其中一个在巴格达北部,另一个在伊拉克南部;第一个涉及燃料领域,第二个涉及发电领域。中国公司已经恢复了对这两个项目的运作,这也是前几年未能完成的项目之一。”
马兹哈尔向半岛网记者表示,“在批准2020年度联邦政府总预算之时,将有一系列重要的项目被纳入基础设施领域。”

穆罕默德·阿里:中国公司的优势在于它们能在最为艰难的条件下开展工作[半岛电视台]
在最为艰难的条件下工作
经济分析师德拉格姆·穆罕默德·阿里认为,“中国公司的优势在于它们能在最为艰难的条件下开展工作,并且能够吸收伊拉克的社会成分,保护他们的利益不受协议的影响。”
阿里向半岛网记者表示,“这项协议将持续至少10年的时间,伊拉克将在基础设施、运输、工业、卫生、教育、通讯和媒体领域得到重建,而无需支付任何资金,只需在完成欧佩克的份额任务之余,每天出口10万桶石油,这不会对国家财政预算造成影响。”
阿里还指出,据官方资料显示,按照石油换重建的模式,中国的投资总额约为5000亿美元,但是这要求现在进行筹备工作并制定工作路线图,其工作范围就是伊拉克全境,包括金融、卫生、教育、建筑、基础设施、通讯、运输、媒体和工业等领域。
在结束与ISIS之间耗尽国家财力的激烈战争之后,伊拉克正经历着严峻的经济形势,此外,从ISIS手中被解放出来的地区受到了极为严重的破坏,需要进行全面的重建,而联邦政府预算却承受着数万亿第纳尔的赤字。

2019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右)会见到访的伊拉克总理阿卜杜勒-迈赫迪 [路透社]
带动本国人口就业
经济分析师米拉兹·阿明认为,协议中公开的内容包括:中国将帮助伊拉克建造发电站、铁路以及大型工厂,例如汽车、电气材料和日用消费品等,此外,还将投资农业领域。而所有这些领域——特别是电力部门,将为能源与电力层面内不同经济领域的开放敞开大门。
阿明向半岛网记者表示,“投资这些领域,将成为这些领域继续运转或受到投资的主要理由,因此,修建电站、投资工农业领域,将开放经济大门,并带动数十万人口的就业,包括毕业生、熟练工等各个层次的劳动力。”
伊拉克的经济发展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伊拉克经济将在2020年增长8%,贫困率降至22%以下,理由是伊拉克的石油出口将因美国对伊朗实施的制裁而得到加强,此外,伊拉克的出口还可能因重新开放与叙利亚之间的过境口岸、开放与沙特之间的过境点而得到加强。
需要指出的是,伊拉克与中国建设资金中的资金规模迄今为止已经达到了5亿美元,这也是伊拉克每天出售10万桶石油的结果。
来源 : 半岛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