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会遭遇新的石油危机吗?

Published On 2019年9月22日
油价的突然上涨引发了对发生供应危机的担忧,尽管分析师排除了爆发新石油危机的可能性,但汽车司机们仍在加油站前排起长队。
9月14日,沙特石油设施遭到的袭击导致石油产量减少一半,在此之后布伦特原油价格一日之内大幅上涨,涨幅达到15%。
20日,油价回落至每桶65美元左右。随着全球经济低迷和世界石油产量充足,目前油价升至每桶100美元的可能性很小。
即使石油100美元一桶的设想成真,法国巴黎银行的原材料专家哈里·奇林吉里安(Harry Chillingian)断言,“相比于上世纪70年代,当今世界为应对石油冲击做好了更加充分的准备。”
上世纪,石油价格两次大幅上涨,给发达经济体带来了巨大压力;第一次发生于十月战争期间,即第四次中东战争期间,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拒绝向以色列的盟友出口石油,第二次则发生在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之后。
减少依赖性
德国商业银行(Commerzbank)的经济学家们表示,“今天的石油危机不会再产生同样的破坏性影响”,因为各国对此类事件“已经习惯”,其中央银行“将不会通过提高利率来对抗通胀来应对”。他们特别强调,各大经济体“减少了对石油的依赖”。
例如,美国的石油消费量从1973年的每天1730万桶增加到2018年的每天2050万桶,增长了18%,而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230%。
而德国家庭在2018年分配给燃料的开支仅占总预算的2.6%。
由于发展耗能较少的交通运输业和工业,以及使用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等替代能源,各大经济体的石油消耗量越来越少。
值得一提的是,2011年至2014年,油价稳定在每桶100美元以上,但这并没有导致经济崩溃,世界减少了对一些石油生产国的依赖。
第一次石油危机导致1974年成立国际能源机构,该机构要求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成员国应保持不少于其原油净进口量90天的储备。6月份时,法国的石油储备相当于111天的进口量。
哈里·奇林吉里安表示,“石油产地远远不止中东。”他提到了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北海石油、西非和巴西海岸深海石油的开采,以及加拿大的焦油沙开采。
提高消费价格
最显著的发展是,得益于页岩油,美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一大石油生产国,并开始大量出口其石油;这很容易弥补在出现重大危机时发生的中短期供不应求。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副主席理查德·克拉里达(Richard Clarida)20日表示,美国“受到石油危机的影响比几十年前要小得多”。
麦肯锡全球研究院的产品专家艾伦·吉尔德(Alan Gilder)表示,在这种情况下,像沙特这样的国家不太可能故意停止出口,“因为它可能会失去其可靠供应商的地位”。
即使石油危机发生的可能性很低,商品研究小组的石油市场专家安德鲁·莱博夫(Andrew Lebov)表示,“永远不能说危险是不存在的”,他说,“如果发生重大战争导致海湾霍尔木兹海峡关闭,那时将会怎样。”需要指出的是,三分之一石油产品的海上运输都需经过该海峡。
德国商业银行的经济学家们认为,潜在石油危机的影响不应被“低估”,并解释到,“许多经济体目前已经面临问题,中央银行仅能采取有限措施来帮助相关经济体。”
来源 : 法国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