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元能得救吗?

Can the Euro Be Saved?
欧元能得救吗?

欧元的另一场危机可能正在到来。意大利–欧元区第三大经济体–已选择了可以被称为反欧洲的政府。

不过任何人都不应感到意外,因为意大利的强烈反应是可以预见的,其设计不当的货币安排本身就有问题,更何况这一安排的主导力量德国阻挠了必要的改革,并坚持采用加深固有问题的政策,还使用有意言论来煽动情感。

意大利自欧元发布以来就一直表现不佳,其2016年的GDP(排除通胀因素后)仍与2001年相同,但实际上,欧元区整体情况也萎靡不佳。

从2008年到2016年,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仅增长3%。

在欧元推出一年后的2000年,美国经济的规模仅比欧元区大13%;到2016年已经拉大到26%。

2017年实现实际增长2.4% – 不足以扭转由十年困顿引起的损失- 欧元区经济再次出现动摇。

如果一个国家做得不好,那是这个国家的问题;如果许多国家都做得不好,那就是制度问题。

正如我在我的书《欧元如何威胁欧洲的未来?》中解释的那样,欧元是一个几乎从一开始就注定失败的体系。

该体系剥夺了各国政府的主要调整机制(利息和汇率);它不去创造新的机构来帮助各国应对各种状况,而是基于一些不靠谱的经济和政治理论,在赤字、债务甚至结构性政策上施加新的束缚。

欧元本来应该带来诸如团结和支持欧洲一体化目标的共同繁荣,但现实情况是相反的,它不但放缓增长,并播下分歧的种子。

汇率失衡

问题并不在于缺乏如何前进的想法。 法国总统马卡龙去年9月在索邦大会上发表了两篇演讲,并于5月份获得查理曼欧洲团结奖,为欧洲未来提出了明确愿景。

但德国总理默克尔对他的建议泼了冷水,例如建议向某些急需投资的领域投入一些小得可笑的资金。

在我的书中,我强调迫切需要建立一个共同存款保险计划,以防止资金从弱国的银行体系中逃脱。德国似乎认识到了银行联盟对单一货币运作的重要性,但像圣奥古斯丁一样,它的反应是:”主啊,请让我变得纯洁,但先别那么快。”

不管眼下已经造成了多大破坏,银行业联盟显然是一项即将在将来某个时候执行的改革。

货币领域的主要问题是如何修正现在影响意大利的汇率失衡。德国的方案是将重担放在遭受高失业率和低增长率的弱国。

我们知道此举会导致什么:更多的痛苦,更多的折磨,更大规模的失业以及更加疲软的增长。即使经济增长最终恢复,GDP也永远不会达到如遵循更审慎的战略所能实现的水平。

另一种选择是将更多调整负担转移给强国,用政府投资项目来催生更强劲需求以及更高工资水平。

我们已经看过这样的戏幕很多次了。每次有新政府当选都会承诺要与德国进行更富成效的谈判,以结束紧缩并设计出更合理的结构改革计划。就算德国人稍作让步,也不足以改变经济发展的走向。

反德情绪不断增强,任何暗示必须进行改革的政府–无论是中间偏左还是中间偏右–都被拉下马。反体制派日益壮大,国家陷入僵局。

葡萄牙例外

纵观整个欧元区,政治领导人都正在陷入瘫痪:公民希望留在欧盟,但也希望结束紧缩并恢复繁荣,却被告知两者不可兼得。那些陷入困境的国家政府一直坚持原本的道路,寄望北欧核心国家能回心转意,而其人民的苦难则与日俱增。

而葡萄牙总理安东尼奥·科斯塔领导的社会主义派政府则是这种模式的例外。科斯塔成功带领自己的国家恢复增长(去年为2.7%)并取得极高民望(在2018年4月的民调中有44%的葡萄牙人认为政府的表现超过预期)。

这证明意大利是另一种例外–尽管含义大相径庭。那里的左右两派都有反欧情绪。目前极右翼联盟党执政,而该领导人–经验丰富的政治家马泰奥·萨尔维尼(Matteo Salvini)可能会切实开展别国新政府所不敢实施的种种威胁行动。

意大利足够庞大,拥有专业性和创造性兼备的经济学家来管理实际上的脱欧,通过确立一种可以帮助恢复繁荣的灵活双货币体系。

这虽然违反了欧元的规定,但法律脱欧的负担及其所有后果都将转移到布鲁塞尔和法兰克福身上,而意大利则指望欧盟瘫痪以防止最终分手。无论结果如何,欧元区都将严重损害。

但事实不一定要走到这一步。德国和其他北欧国家大可以通过展现更多的仁慈和灵活性来拯救欧元。但看了那么多幕后,我已经不指望它们能改变剧情了。

来源 : 报业辛迪加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