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国危机于美国和西方而言是件好事?

南希·佩洛西访台后,中国在台湾海域进行了频繁的军演。军演前,中国军用直升机在福建省平潭岛上空盘旋 (法国媒体)

美国学者、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政治学教授哈尔·布兰兹(Hal Brands)表示,大国危机于美国和西方而言都是有好处的,冷战的历史向我们证明,当前的紧张局势将引发关注,有助于消除僵局。

在《外交政策》发表的文章中,布兰兹在文章开头对读者示以友好。他认为,这个时代是一个紧张局势持续且危险的时代,是一个大国危机反复爆发且恶化的时代。这里他指的是乌克兰战争、美国众议院议长南希·佩洛西访台引发的中美关系危机以及与伊朗和朝鲜的核危机。

他表示,美国人可以从美国与前苏联在二战后冷战爆发前发生的危机和冲突中学会如何应对大国危机。通过坚决且灵活的方式,华盛顿和当时新兴的西方世界最终度过了这些危机,他们将这些危机作为许多“传奇行动”(Legendary Actions)的催化剂,这些行动帮助他们最终赢得了冷战。

关于危机是件好事这一观点,布兰兹对此给出了4个理由,总结如下:

第一:揭露对手的意图

危机能够揭露对方的意图。1946年和1947年发生的危机表明,苏联对其二战期间取得的成果并不满足,而后便以牺牲其他非共产主义世界为代价,寻求进一步扩张。他表示,如今美国和西方也在乌克兰战争身上了解到了类似的事情,即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是一个“不知悔改的侵略者”,而不是一个普通政治家,仅不满于北约多年来向俄罗斯扩张。

(半岛电视台)

第二:发现弱点,为自身提供机会

危机可以使美国在军事地位方面的弱点显露出来,同时也让自己有了改善弱点的机会。这位作家表示,在乌克兰战争中美国及其盟国发现,其武器库存在短板且国防工业基础也存在薄弱环节,他们应该对此感到庆幸。战斗才过了这短短几个月,西方民主国家一边要给乌克兰提供军事支持,一边要保证自身军队的供应充足,他们处于这两者的痛苦权衡之中。

第三:加速形成相衡联盟

危机也可以使得相衡联盟加速形成。通过打破瑞典和芬兰对北约的犹豫不决,乌克兰战争推动了北约的扩张,不仅如此,战争还推动形成了包括日本、韩国和澳大利亚等国家在内的新兴的民主国家联盟。

关于台海危机作者也同样表示,此次危机可以促使在北京建立以绥靖主义为目的的双、多边排兵布阵进程加速。例如,针对台湾的突发事件,美国与日本和澳大利亚制定了更深入的军事计划;针对印度或越南在争夺西太平洋控制权的战争中可能扮演的角色,他们也进行了现实讨论;还有推动了美国以及其他国家预先动员其他民主国家对华实施经济和技术制裁,这些制裁措施可能会于应对中国发动“侵略”的这一情况。

第四:危机打破僵局

危机是可以打破僵局的。比如,如果处于正常时期,马歇尔计划或北大西洋公约(NATO)是不可能得以签订的。自2021年2月以来美国向乌克兰运送了大量的武器并支援了大量的资金,这些数额超乎所有人的想象。并且众所周知,美国政府在这方面向来是很典型的步伐缓慢,因此对于所有熟悉美国这一典型操作的人来说,此次支援都是以十分惊人的速度完成的。目前存在的问题是,美国是否可以利用这次危机以及未来发生的任何一次危机,从而在世界的另一个地方实现类似的目标。

危机是一次形成政治共识和催发内生动力的机会

接下来作者还表示,危机是一次形成建立政治共识和催生动力的机会。比如,冷战期间,早期爆发的危机成功说服了美国公众对政府财政支出以及相关政策的支持,而如果局势不那么紧张,那么难以想象能够得到公众的支持。同时,危机也能够让民主国家不陷入自满的情绪之中,因为比起那些最雄辩的演讲或者最强辩的战略计划,危机的爆发能更生动地揭露一个事实,即危险迫在眉睫了。

在文章收尾前,作者提醒读者要注意美国冷战战略专家乔治·凯南所说的话。“危机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大国在相互竞争之际,不存在真正的安全。到了那个时候,我们也只能选择不安全的生活。”

总结一下这篇文章就是,无论美国人是否准备好,大国之间存在的危机都会一次又一次地爆发。重要的是,美国是否可以做到安全地绕过危机并趁机发挥自身优势。

来源 : 外交政策

广告